[发明专利]IPG监测方法、交换设备及交换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94155.7 | 申请日: | 202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1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晗;袁春建;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43/08 | 分类号: | H04L43/08;H04L43/0894;H04L49/111 |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沈晓敏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ipg 监测 方法 交换 设备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IPG监测方法、交换设备以及交换系统,其中,IPG监测方法应用于期望发送端满带宽发送报文的场景下,接收端的IPG监测,所述方法包括:满带宽确认步骤,确认当前发送端是否已满带宽传输数据;DIC计算步骤,在确认所述发送端已满带宽传输数据后,基于所述发送端的传输速率和标准IPG,通过逐一检测所述接收端的IPG获取当前DIC的唯一值;以及IPG确认步骤,基于所述唯一值,判断所述接收端后续的IPG是否正确。能够于发送端初始时未满足满带宽发送数据时于报文发送后的中间位置基于IPG计算DIC,并基于当前DIC监测IPG是否正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PG监测方法、交换设备及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交换机来说,发送端发送过来的带宽(单位时间数据量)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和实际带宽很可能不同。通常来讲,端口间的通信速率有一定的上下波动,这种情况是可以接受的;而另一个问题是在满带宽的情况下,对于存在AM(alignment marker,为了让多条数据通路在接收方向能够对齐而添加的字符)的数据传输方式,以速率为100g为例,为了补偿AM占用的idle(空闲字符)的位置,需要在两个AM之间删除掉和AM对应数量的idle,以此来确保达到满带宽的状态。通常来说对于接口发送方向的验证主要关注的是报文是否正确。如果是满带宽的情况下则会去监测IPG(interpacket gap,帧间隙,以太网相邻两帧之间的间距)是否正确。
现有技术中,通常根据DIC(deficit idle count,空闲字符计数值)计算当前IPG,换言之,如果无法知道当前的DIC便无法判断当前的IPG是否正确。
通常来说,接口应当一开始就能满带宽发送并且初始的DIC应当是0,此时,现有技术中的验证方法易于计算出正确的DIC并检查IPG。但有些时候,发送端刚开始无法满足满带宽,发送一定数量报文后才能满足满带宽。此时无法知道当前的DIC,也就很难计算IPG,进而无法确认IPG是否正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PG监测方法,应用于期望发送端满带宽发送报文的场景下,接收端的IPG监测,所述方法包括:满带宽确认步骤,确认当前发送端是否已满带宽传输数据;DIC计算步骤,在确认所述发送端已满带宽传输数据后,基于所述发送端的传输速率和标准IPG,通过逐一检测所述接收端的IPG获取当前DIC的唯一值;以及IPG确认步骤,基于所述唯一值,判断所述接收端后续的IPG是否正确。
可选地,在所述满带宽确认步骤中,通过判断所述接收端接收到的报文是否经过第一个AM并等待了足够删idle数量的报文判断所述发送端已经满带宽发送数据,若是,则判定所述发送端已经满带宽发送数据。
可选地,在所述DIC计算步骤中,基于当前收到的每一IPG,逐步排除DIC的可能值,直至当前的DIC的可能值为唯一值。
可选地,在所述IPG确认步骤中,判断计算出DIC后需要删除的idle是否已经删除,若否,则判定为IPG计算错误,若是,则重置需要删除idle的数量,并判断后续IPG是否正确。
可选地,所述“判断后续IPG是否正确”包括:确认IPG的期望值的范围,并将所述期望值与IPG的实际值相比较,若所述期望值大于所述实际值,则判定IPG错误;若所述期望值等于所述实际值,则判定IPG正确;以及若所述期望值小于所述实际值,且需要删除的idle数量小于已删除的idle数量,则判定IPG错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相邻的两个AM之间已删除idle数量与预期删除idle数量的比较结果,判断IPG是否正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报文;判断是否开始计算DIC,若是,则判断是否知道当前DIC,若否,则判断是否经过了收到报文以后的第一个AM,若是,则进一步判断是否等待了足够删idle数量的报文,若是,则计算出DIC,并从下一个报文开始判断IPG是否正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41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片状氧化镥激光晶体化学机械抛光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低压台区拓扑现场校验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