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囊隔离保护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92153.4 | 申请日: | 2018-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0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谢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垚峰 |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H02H5/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隔离 保护装置 方法 | ||
1.用于施工机械接近高压电线路报警器的气囊隔离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连接柱(1)、固定板(2)、报警器外壳(3)、防触电装置(4),所述的连接柱(1)与固定板(2)互相垂直设立,所述的固定板(2)与连接柱(1)机械焊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连接柱(1)远离固定板(2)的一端与报警器外壳(3)固定连接,所述的报警器外壳(3)内腔底部设有防触电装置(4);
所述的防触电装置(4)由驱动机构(401)、控制机构(402)、内工作腔(403)、气囊隔离保护机构(404)构成,所述的驱动机构(401)与控制机构(402)机械连接,所述的控制机构(402)与气囊隔离保护机构(404)机械配合,所述的气囊隔离保护机构(404)安装在内工作腔(403)中,所述的驱动机构(401)设于气囊隔离保护机构(404)两侧,所述的驱动机构(401)安装在内工作腔(403)内并且贯穿报警器外壳(3)底部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机械接近高压电线路报警器的气囊隔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401)由外触板(4011)、L型驱动杆(4012)、第一弹簧(4013)、固定杆(4014)、固定轴(4015)构成,所述的外触板(4011)与L型驱动杆(4012)固定连接,所述的L型驱动杆(4012)远离外触板(4011)的一端与固定杆(4014)活动连接,所述的固定杆(4014)与第一弹簧(4013)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轴(4015)贯穿固定杆(4014),所述的固定轴(4015)与控制机构(402)机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机械接近高压电线路报警器的气囊隔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机构(402)由第一活动板(4021)、第二活动板(4022)、第二弹簧(4023)、滑动腔(4024)构成,所述的第一活动板(4021)、第二活动板(4022)呈对称结构相对设立,所述的滑动腔(4024)呈对称结构相对设立,所述的第一活动板(4021)、第二活动板(4022)分别设于两个滑动腔(4024)中并与滑动腔(4024)滑动配合,所述的第二弹簧(4023)将第一活动板(4021)、第二活动板(4022)滑动腔(4024)内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机械接近高压电线路报警器的气囊隔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隔离保护机构(404)由气囊连接头(4041)、气囊(4042)、固定块(4043)、连接卡杆(4044)、气囊放置腔(4045)构成,所述的气囊放置腔(4045)两侧外壁上固定设有第一弹簧(4013),所述的气囊(4042)安装在气囊放置腔(4045)内,所述的气囊连接头(4041)通过连接卡杆(4044)与固定块(4043)机械连接,所述的连接卡杆(4044)与气囊连接头(4041)通过气囊连接头(4041)与气囊(404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施工机械接近高压电线路报警器的气囊隔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第一活动板(4021)与第二活动板(4022)相对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的第二活动板(4022)与第一活动板(4021)相连接的一端上设有与凹槽相卡合的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气囊隔离保护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施工机械触发外触板4011的推力,推动L型驱动杆4012向上运动,从而使得L型驱动杆4012的另一端与固定杆4014分离,达到驱动两个固定杆4014相悖运动的目的,从而两个活动板往相反方向运动,实现第一活动板4021、第二活动板4022分离,使得气囊放置腔4045开启,气囊4042被释放,从而将施工机械与高压电线之间隔离,避免高压电线表皮破损时,电流会传递到施工机械上,起到的了隔离保护的作用,提高施工的安全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垚峰,未经谢垚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21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