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烯电池空调暖通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1935.6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1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宇;陈孚江;何星宇;董志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20;F24F13/30;H01M10/615;H01M10/62;H01M10/6567;H01M10/663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郑云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电池 空调 暖通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暖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石墨烯电池空调暖通设备,包括散热装置、水箱、石墨烯电池组、输送泵和控制器,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输送泵、控制器和加热装置分别与石墨烯电池组电连接,所述加热装置、输送泵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石墨烯电池组外设置有保温罩,所述保温罩与石墨烯电池组之间形成封闭的空腔体,本发明石墨烯电池空调暖通设备在使用时,通过在石墨烯电池组外周面上设置保温罩,并且保温罩与空腔体之间形成空腔体,空腔体、水箱、散热装置之间通过输送泵进行循环保温,这样利用水箱内的水直接对石墨烯电池组进行保温,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保证石墨烯电池运行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暖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石墨烯电池空调暖通设备。
背景技术
暖通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学科分类中的全称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从功能上说也是未来家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暖通空调的主要功能包括: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取这三个功能的综合简称,即为暖通空调。
而在化石燃料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太阳能已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发展,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是一种趋势。但传统蓄电池在储电量、充电速度、使用寿命上的表现并不能令人满意,而且蓄电池性能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大,过高或者过低温度都可能造成电池性能的下降。同时,目前的家用暖通设备由于传热效率的原因,加热管中大量热量无法充分利用,存在严重的余热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但传统蓄电池在储电量、充电速度、使用寿命上的表现并不能令人满意,而且蓄电池性能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大,过高或者过低温度都可能造成电池性能的下降。同时,目前的家用暖通设备由于传热效率的原因,加热管中大量热量无法充分利用,存在严重的余热浪费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电池空调暖通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墨烯电池空调暖通设备,包括散热装置、水箱、石墨烯电池组、输送泵和控制器,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输送泵、控制器和加热装置分别与石墨烯电池组电连接,所述加热装置、输送泵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石墨烯电池组外设置有保温罩,所述保温罩与石墨烯电池组之间形成封闭的空腔体,所述水箱与散热装置的输入端之间通过外接管路相互连通,所述散热装置的输出端与空腔体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空腔体与水箱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输送泵设置在水箱和散热装置之间的外接管路上。
本发明通过在石墨烯电池组外周面上设置保温罩,并且保温罩与空腔体之间形成空腔体,空腔体、水箱、散热装置之间通过输送泵进行循环保温,这样利用水箱内的水直接对石墨烯电池组进行保温,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保证石墨烯电池运行稳定可靠。
为了保证热水在空腔体内能够被充分利用,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罩位于空腔体的内周壁上若干凸点和凹槽。通过在空腔体的空腔体内周壁上设置凸点和凹槽,凸点起到对热水的阻流,凹槽增加了与热水的接触面积,凸点和凹槽两者结合也可以对热水进行扰流,热量更加均匀。
为了更好的对热量进行利用,进一步地,所述凹槽沿保温罩横向设置在相邻两凸点之间。通过相邻两凸点之间设置凹槽,这样使得不间断的对热水进行扰动,保证热量被充分利用。
为了防止水箱热量散发,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外周壁上设置有保温层。通过在水箱外周壁上设置保温层,保温层很好的起到保温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外壳体和弓形铜管,所述弓形铜管的两端分别与散热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抽风电扇,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将空腔体与外部连通的通风孔。通过风扇将外壳体内的热空气排出,通风孔将新空气输入至空腔体内进行热传导。
为了便于了解空腔体内的温度,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通过在空腔体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空腔体内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19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锁式混合型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面向收益提升的无偏学习排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