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术中血管结扎送线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0995.6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6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尚修超;芮永军;孙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28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权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99 | 代理人: | 何文豪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结扎 送线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术中血管结扎送线器,包括钳体,所述由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铰接,第一钳臂的前端为第一钳头,第一钳头的凹槽状上设有凸起,第二钳臂的前端为第二钳头,第二钳头的凹槽状上设有插件,所述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之间设有送线器,所述送线器由上夹体和下夹体组成,上夹体和下夹体之间通过双扭簧连接,上夹体和下夹体的右端上表面和下表面设有凹槽,第二钳头的插件嵌入送线器的槽口中,所述第一钳头上的凸起与夹体右端的凹槽卡接,扎线缠绕在送线器上;本发明通过夹线器将扎线从钳体的一端送至另外一端,配合钳体绕过目标血管后引出体外,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可以达到送线的目的,适合手术医生使用,尤其适用于周围组织复杂以及深部组织的血管结扎。值得外科手术中推广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血管结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术中血管结扎送线器。
背景技术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对血管的结扎方式一般是使用血管钳环绕递送结扎线,从而实现结扎先绕过待结扎血管的目的,绕过目标血管后引出进一步打结,最终扎紧目标血管。
上述操作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手术部位神经血管复杂,尤其是对于切口较小以及深部组织的血管结扎来说,血管钳环绕送线在狭小的空间内难以操作,对于深部组织来说就更加困难。针对目标血管结扎困难,手术中使用的医疗器械有时无法将结扎线送到目标血管处,更无法绕过目标血管,进而导致整个延长手术时间,甚至由于无法及时结扎血管出现不必要的失血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中血管结扎送线器,本发明大大提高了术中送线效率,仅仅通过送线器一个闭合的动作就能实现绕线的目的,而且对于深部组织血管的结扎来说更是解决了长期以来送线困难的一大难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术中血管结扎送线器,包括钳体,所述由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铰接,第一钳臂的前端为第一钳头,第一钳头的凹槽状上设有凸起,第二钳臂的前端为第二钳头,第二钳头的凹槽状上设有插件,所述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之间设有送线器,所述送线器由上夹体和下夹体组成,上夹体和下夹体之间通过双扭簧连接,上夹体和下夹体的右端上表面和下表面设有凹槽,第二钳头的插件嵌入送线器的槽口中,所述第一钳头上的凸起与夹体右端的凹槽卡接,扎线缠绕在送线器上。
优选地,所述上夹体和下夹体上设有穿孔,所述双扭簧的两个弯折脚分别置入上夹体和下夹体的穿孔内。
优选地,所述插件为球状,上夹体和下夹体的左端为半球状,上夹体和下夹体合并后能够含在球状插件。
优选地,所述扎线可以缠绕在上夹体或下夹体。
优选地,上夹体或下夹体上设有拴线柱,用于栓住扎线。
优选地,所述上夹体和下夹体右端形成端面与第一钳头凹槽面形状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夹线器将扎线从钳体的一端送至另外一端,配合钳体闭合的动作实现绕过目标血管后引出体外,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可以达到送线的目的,适合手术医生使用,值得外科手术中推广和应用。
本发明结构前端的夹体和夹线器结构小巧,可以容易的进入人体错综复杂血管中,并针对目标血管缠绕。
附图说明
图1是钳体结构图。
图2是钳体头端放大图。
图3是夹线器含在第二钳体状态图。
图4是送线器从第二钳体移动到第一钳体状态图。
图5是送线器卡在第一钳体状态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未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09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