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丙烯纺丝材料用耐磨母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0864.8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5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向文;余吕宏;冯晓涛;马作广;钱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新科智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83/04;C08L91/06;C08K5/20;C08K5/098;C08K5/00;C08J3/22;D01F6/46;D01F1/1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向薇 |
地址: | 5107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纺丝 材料 耐磨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纺丝材料用耐磨母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丙烯纺丝材料用耐磨母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组份:聚丙烯95%~98%、β晶型成核剂1%~3%、硅酮粉0.5%~1.5%和分散剂0.5%~1%。该耐磨母料能够有效提高聚丙烯纺丝材料的耐磨性,同时不影响其纺丝成型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丙烯纺丝材料用耐磨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纺丝材料主要是尼龙(又称锦纶)、涤纶(PET/PBT)和丙纶(PP)三种材料,其中PP材料的耐磨性能最差,导致其应用领域受到限制。
传统提高PP材料耐磨性能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添加耐磨助剂,如聚硅氧烷、硅酮粉、聚四氟乙烯粉等;二是与耐磨材料共混,如UHMWPE、二氧化硅、滑石粉等。其中,添加耐磨助剂的机理主要是改善PP材料的表面性能,如表面光滑、表面接触角等,该方法虽然能改善耐磨性,但是受到力作用一段时间后,表面遭到破坏,导致失效,因此存在提高幅度不大、持久性能较差、成本高等缺陷。与耐磨材料共混的机理是通过耐磨材料与不耐磨材料共混从而提高材料的耐磨性,但该方法所需的耐磨材料添加量多,这会影响纺丝成型性能。具体如有方法提供一种耐磨PP材料,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PP 30-50份、分散剂5-8份、交联剂3-5份、增容增韧剂15-20份、纳米二氧化钛10-20份和复合抗氧剂0.5-5份。该方法是通过与耐磨材料纳米二氧化钛共混的方案提高聚丙烯材料的耐磨性,但是纳米二氧化钛的添加量高(一般添加量至少在10%以上才能起到耐磨效果),相容性差,而且不易分散,会出现团聚现象,这会导致聚丙烯在纺丝成型中堵塞口模,影响聚丙烯纺丝成型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聚丙烯纺丝材料用耐磨母料。该耐磨母料能够有效提高聚丙烯纺丝材料的耐磨性,同时不影响其纺丝成型性。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丙烯纺丝材料用耐磨母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组份:
聚丙烯95%~98%、β晶型成核剂1%~3%、硅酮粉0.5%~1.5%和分散剂0.5%~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聚丙烯纺丝材料用耐磨母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组份:
聚丙烯95%~97%、β晶型成核剂2%~3%、硅酮粉1%~1.5%和分散剂0.5%~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β晶型成核剂选自芳香族二酰胺类、稠环芳烃类、第ⅡA族金属双组分复合物类、稀土化合物类和环状二羧酸盐类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芳香族二酰胺类选自N,N′-二环己基对苯二甲酰胺和芳基二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稠环芳烃类为喹吖叮酮和溶靛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ⅡA族金属双组分复合物类为庚二酸/硬脂酸钙复合物和辛二酸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稀土化合物类为稀土配合物WBG-Ⅱ;所述环状二羧酸盐类为二环[2.2.1]-5-庚烯-2,3-二羧酸锌盐、二环[2.2.1]-5-庚烯-2.3-二羧酸镉盐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β晶型成核剂与硅酮粉的质量比为(1~2):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为二甲基硅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甲基硅烷的粘度为50cs~350cs。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MI≤2g/10min。
本发明还提供如上所述的聚丙烯纺丝材料用耐磨母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聚丙烯与分散剂进行混合,然后加入β晶型成核剂和硅酮粉,再次混合;所得混合料进行挤出造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新科智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新科智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08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