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晾衣架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89887.7 | 申请日: | 202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0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 发明(设计)人: | 吴飞;刘江南;王海伦;雷冬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学院 |
| 主分类号: | D06F58/10 | 分类号: | D06F58/10;D06F58/20;D06F58/26;D06F58/38;D06F105/28 |
| 代理公司: | 衢州政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15 | 代理人: | 吉前正 |
| 地址: | 32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晾衣架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晾衣架控制系统,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它包括嵌入至墙体内的外壳体,所述的外壳体内设有烘干室,所述的烘干室前侧设有密封门组件且所述的外壳体侧部还设有与烘干室相连的排湿组件。晾衣杆通过支撑杆分成若干晾衣部,每个晾衣部均设有对应的电热棒,电源对电热棒通电后,电热棒能对热风通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热风通道外接风机,风机能将经加热后的空气通过烘干孔对悬挂在晾衣杆上的衣物进行烘干,多个电热棒的设置能既使电热棒能对晾衣杆整体加热也能对晾衣杆上上的晾衣部进行独立加热,大大降低了晾晒少量衣物时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晾衣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晾衣架作为干燥、晾晒衣物及被单等日用品的工具,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智能晾衣架能对衣物进行烘干,能使衣物在阴天或雨天时也能快速进行烘干,但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晾衣架的烘干机构往往是整体烘干式,既当只有少量衣物时烘干机构也会对晾衣架覆盖的全部位置进行加热烘干,存在用电浪费的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烘干晾衣架[申请号:201811601724.6],包括基座,其设置在地面上,基座的底面四角处分别设置有脚轮;基座内部设置有热风机,热风机一侧设置有过风管,过风管上连通有高温风管;沿基座上表面纵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通风孔,高温风管侧壁上连通有支管,各支管的自由端分别与各通风孔固定连接;支柱,其分别设置在基座的左右两端;沿支柱纵向设置有滑槽,滑槽中设置有传送带;晾晒杆,其左右两端设置有与传送带适配的传送轮;基座内部设置有电机,电机与传送带连接;控制单元,其设置在基座上,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的控制按钮及定时模块。本发明智能烘干晾衣架方便调节晾晒杆的高度,并且可以对衣物进行烘干,同时能够对烘干时间进行定时,但也存在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晾衣架控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晾衣架控制系统,包括嵌入至墙体内的外壳体,所述的外壳体内设有烘干室,所述的烘干室前侧设有密封门组件且所述的外壳体侧部还设有与烘干室相连的排湿组件,所述的烘干室上侧通过若干支撑杆固连有水平设置的晾衣杆,且晾衣杆上通过若干支撑杆分隔成若干晾衣部,每个晾衣部顶部均固连有若干间隔均匀设置且具有限位槽的衣架限位块,所述的晾衣杆内设有热风通道,所述的热风通道内设有若干与晾衣部相对应的电热棒,所述的电热棒下侧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贯穿晾衣杆的烘干孔;
还包括电热棒加热电路,所述的电热棒加热电路包括与若干电热棒并联的电源,所述的晾衣部上还设有可控制与该晾衣部相对应的电热棒工作的加热控制模块。
在上述的智能晾衣架控制系统中,所述的加热控制模块包括设置在限位槽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电热棒与电源之间还并联有若干开关,且每个压力传感器对应一个开关,所述的压力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开关相连。
在上述的智能晾衣架控制系统中,至少一根支撑杆内设有与热风通道相连的进风通道,所述的进风通道顶部连有烘干风机。
在上述的智能晾衣架控制系统中,所述的衣架限位块倾斜设置且限位槽的中心线与衣架限位块的中心线平行。
在上述的智能晾衣架控制系统中,所述的排湿组件包括设置在外壳体侧部且水平设置的一号排湿通道,所述的墙体内还设有与一号排湿通道相连的二号排湿通道,所述的一号排湿通道内设有排湿风机。
在上述的智能晾衣架控制系统中,所述的密封门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外壳体两侧的墙体内的滑门槽,两个滑门槽内各设有一个可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的密封门,所述的密封门中部设有透明玻璃,所述的墙体内还嵌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密封门相连的驱动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学院,未经衢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98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