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串接的LED发光模块和LED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9816.7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5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俞贤晓;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10 | 分类号: | H05B45/10;H05B45/20;H05B47/15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张迪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串接 led 发光 模块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串接的LED发光模块,包括:模块本体、置于模块本体内的LED发光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模块本体的一端为输入端,另一端为输出端;所述的开关电路具有一个公共端和若干连接端;当开关电路导通时,各连接端均和公共端之间导通;当开关电路截止时,各连接端和公共端之间均截止,并且各连接端之间保持相互截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ED灯,包括驱动电源和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可串接的LED发光模块;所述驱动电源输出端和第一LED发光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发光模块,尤其涉及到一种可串接的LED发光模块
背景技术
外置驱动电源的LED灯,因为其LED发光模块能够设计成比较细巧的外形而受到用户的欢迎。
利用一个驱动电源驱动若干数量的可串接的LED发光模块构成的LED灯,因为LED发光模块数量可变,更符合实际照明需求。所述的可串接的LED发光模块为双端结构,其中的一端为输入端,另一端为输出端。所述的驱动电源的输出端和一个可串接的LED发光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如果需要增加LED发光模块数量,那么按照待接入的一个可串接的LED发光模块的输入端和已接入LED 灯的最后一个可串接的LED发光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的方法进行连接。当所述的驱动电源输出电压或电流时,连接的所述的LED发光模块均发光,当所述驱动电源没有电压或电流输出的时候,所述的LED发光模块均不发光。
采用现有技术的可串接LED发光模块的LED灯,其驱动电源采用恒压输出的方式,其可串接的LED发光模块的主体电路包括恒流电路和LED发光电路,恒流电路把接入的电压转换为恒定电流驱动LED发光电路发光。为了使可串接 LED发光模块具有更小的截面积,所述的恒流电路常采用线性恒流电路或限流电阻。
因为各发光模块的LED发光电路之间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工作电压差,而且因为串接输出数量的增加,电源线上的压降增加,越到后面接入的LED发光模块接入的电压越低。为了保证发光亮度一致,即流过各LED发光电路的电流大小一致,要求驱动电源输出的电压和LED发光电路的工作电压有一定的差值,这样保证发光均匀性的同时,也降低了可串接的LED发光模块的发光效率。
这种利用电压驱动的可串接LED发光模块,不能通过改变接入电压的方法改变电流大小,即不能调节其亮度;如果采用PWM方式控制的电压调节亮度,因为容易产生无线电干扰,也不能被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串接的LED发光模块,在驱动电源输出的恒定电流驱动下发光,既可以达到各模块的发光均匀性也能提高可串接的LED发光模块的发光效率,并可以通过调节驱动电源的输出电流大小调节 LED发光模块的发光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串接的LED发光模块,包括:模块本体、置于模块本体内的LED发光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模块本体的一端为输入端,另一端为输出端;
所述的开关电路具有一个公共端和若干连接端;当开关电路导通时,各连接端均和公共端之间导通;当开关电路截止时,各连接端和公共端之间均截止,并且各连接端之间保持相互截止。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模块本体内设置有n个LED发光电路和开关电路,开关电路具有一个公共端和n个连接端;
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中分别具有n+1个电极,其中输入端的第0电极和输出端的第0电极连接作为公共电极。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端的公共电极作为接入电流的正极,输入端的其它电极接入电流的负极;
所述开关电路的公共端和输出端的公共电极连接,开关电路的第k连接端、第kLED发光电路的正极和输出端的第k电极连接,第k LED发光电路的负极连接输入端的第k电极,1kn。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输入端的公共电极作为接入电流的负极,输入端的其它电极接入电流的正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98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