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高效抗热冲击陶瓷涂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9186.3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8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乐;甄方正;邵岑;康健;张永丽;陈东顺;邱凡;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沂市锡沂高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83/04;C09D7/61;C09D7/63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朱智杰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高效 抗热 冲击 陶瓷 涂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耐用抗热冲击陶瓷涂料,通过加入纳米SiN,从而在增强其耐磨性能的同时,该涂料易于附着在陶瓷表面。制备时,将原料在室温下搅拌分散,便可制得所述陶瓷涂料。用本发明提供的抗热冲击陶瓷涂料,其耐压强度可达190~210MPa,在(800±20)℃,(95±5)%RH↔(‑100±5)℃高低温交变条件下循环10次后,附着率为97~100%,产品性能稳定,非常适合作为抗热冲击陶瓷涂料;且对原料要求不苛刻,可在较大用量范围中选择,非常适合(半)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磨高效抗热冲击陶瓷涂料,属陶瓷涂料制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陶瓷涂料是一种含硅的有机-无机复合涂料,在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欧美国家已大量使用陶瓷涂料代替传统的有机涂料。有机-无机复合陶瓷涂料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复合材料,它的有机相与无机相微区尺寸均在纳米范围内,材料兼具二者的特点,在光学透明性、力学性能、耐高温、耐磨损、柔韧性等方面表现出纯有机高分子材料或无机材料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耐磨涂料在建材、火力发电和冶金矿山等工业领域的能量和经济成本消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以水泥行业为例,因磨损而引起的停机时间占总停机时间的50%~55%,设备磨损问题已经成为决定一个水泥业能否搞好运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提高行业相关零件的耐磨性,降低耐磨材料的消耗,延长耐磨材料的使用寿命,对提高设备运转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耐磨陶瓷涂料作为一种非金属胶凝材料,既具有陶瓷材料的施工方便、成本低廉,同时又具有耐磨材料的强度大、硬度高及耐磨性好等优良特性。由于离子键和其共价键为强结合键,键能比较高,低温对其影响很小,而且它的震动频率极高,常温难以对其构成威胁,不会产生热震损毁。SiC因其耐磨性好,物理性质优异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陶瓷涂料中,但是由于其与陶瓷的结合度不高,容易脱落,其在具体应用中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制备出耐磨耐用的抗热冲击陶瓷涂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耐用抗热冲击陶瓷涂料,通过加入纳米SiN,从而在增强其耐磨性能的同时,该涂料易于附着在陶瓷表面。
本发明所述陶瓷涂料的原料组成按照质量份数为:纳米SiN:2~5份;钪掺杂氧化钨纳米粉体浆料:10~20份;环氧树脂:1~3份;BYK301流平剂:1~2份;丙酮:20~30份;水杨酯苯酯:2~5份;巴斯夫-292稳定剂:1~2份。
所述钪掺杂氧化钨纳米粉体浆料的组成质量份数分别为:丙酮10~20份、聚三甲氧基硅烷2~4份、钪掺杂氧化钨纳米粉体5~10份;所述钪掺杂氧化钨纳米粉体的尺寸为15~100nm。
制备时,将上述原料在室温下以150~200rpm搅拌分散,制得所述陶瓷涂料。
有益效果
1.用本发明提供的抗热冲击陶瓷涂料,其耐压强度可达190~210MPa,在(800±20)℃,(95±5)%RH↔(-100±5) ℃ 高低温交变条件下循环10次后,附着率为97~100%,产品性能稳定,非常适合作为抗热冲击陶瓷涂料。
2.本发明提供的抗热冲击陶瓷涂料,对原料要求不苛刻,可在较大用量范围中选择,非常适合(半)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2、3、4的耐压强度对比;
图2在(800±20)℃,(95±5)%RH↔(-100±5) ℃ 高低温交变条件下循环10次后附着率的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沂市锡沂高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新沂市锡沂高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91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