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化脱硫废杂盐资源化处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9100.7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1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丰;陈磊;黄明;何峰;曾力;陈幼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11/46 | 分类号: | C01F11/46;C01C1/02;C01D1/2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冷玉萍 |
地址: | 4111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化 脱硫 废杂盐 资源 处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化脱硫废杂盐资源化处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硫酸铜高效沉淀废杂盐中的硫氰酸根,经固液分离得到盐溶液和沉淀物;沉淀物经热处理为氧化铜后与钢铁厂的废酸再生为硫酸铜循环使用;盐溶液经微纳米气泡氧化硫代硫酸根,得到硫酸盐溶液;随后在研磨或磁力搅拌条件下,将硫酸盐置换为硫酸钙,再生出的氨和钠碱直接回焦化脱硫系统。本发明回避低价值杂盐分离提纯的难点,实现短流程、强稳定、高效率处置废杂盐并实现氨与钠碱的充分利用,为焦化脱硫废杂盐资源化处置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焦化脱硫废杂盐资源化处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对于焦化煤气脱硫脱氰通常采用湿法脱硫工艺,其中HPF法在我国焦化行业中应用最广泛。由于煤气成分复杂,在脱硫脱氰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副反应,导致产生大量高毒性硫氰酸盐、硫代硫酸盐和硫酸盐等废杂盐。这些废杂盐严重影响脱硫脱氰生产,使脱硫效率降低,造成塔堵、辅料消耗增加等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对脱硫废液处理的措施以副盐提取、配煤法为主要方法。以前国内大部分焦化企业采用配煤焚烧法,但安全隐患较大,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且造成脱硫废液中长期积累硫元素,破坏系统的稳定。目前,大部分焦化企业首选方法为提盐法。国内有很多关于提盐法的研究,如中国发明CN109796030A公开了一种焦化脱硫废液中硫氰酸铵、硫氰酸钠提纯的方法,该方法将从焦化脱硫废液中提取的粗品硫氰酸铵和硫氰酸钠,经过溶解、过滤,将所得滤液利用超滤膜系统进行精过滤,渗透液经浓缩、分离后得到纯度较高的硫氰酸铵和硫氰酸钠产品。该工艺能够将硫氰酸铵、硫氰酸钠产品纯度提高至98~99%,提纯效果较好,但是会产生硫代硫酸铵和硫酸铵的混盐,更难处理,且硫氰酸盐的市场需求少,容易造成产品积压的问题。又如中国发明CN108516566A采用硫酸铜溶液与脱硫废液中的SCN-、S2O32-等阴离子反应得到硫氰酸亚铜浊液,再经过滤分离,洗涤滤渣得到硫氰酸亚铜,滤液蒸发干燥得到硫酸铵。该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硫氰酸铵销路不畅的问题,但是国内外市场需求为高纯度的硫氰酸亚铜,此法生成的硫氰酸亚铜杂质较多、市场销售困难。
对钢铁、焦化企业而言,焦化废气脱硫废杂盐即使全部以高纯度单一盐回收,增效也不明显,且产出高纯单一盐的工艺长、环节多、运行复杂、稳定性差、成本高、收率低。因此,需要改变传统产出高纯盐的观念,回避产物分离提纯的难处,选择性地回收废杂盐中的关键组分,实现废杂盐资源化处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提盐工艺存在的流程复杂、成本高、收率低等问题,本发明针对钢铁焦化烟气脱硫产生的含硫氰酸铵、硫代硫酸铵、硫酸铵或硫氰酸钠、硫代硫酸钠、硫酸钠等的废杂盐,提供一种焦化脱硫废杂盐资源化处置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焦化脱硫废杂盐资源化处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沉淀硫氰酸根:向焦化脱硫废杂盐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沉淀焦化脱硫废杂盐中的硫氰酸根;
(2)固液分离:对步骤(1)反应后的浆料进行板框压滤,得到含有硫氰酸亚铜固体的滤渣和混合液滤液;
(3)硫酸铜再生循环:对步骤(2)获得的含有硫氰酸亚铜固体的滤渣进行煅烧,得到氧化铜固体后送入再生釜中,用于与钢铁厂的废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循环使用;
(4)微纳米气泡氧化:施加动力将空气转变为微纳米气泡,利用微纳米气泡很强的氧化性,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盐滤液中的硫代硫酸根完全氧化为硫酸根,得到含有硫酸盐、单质硫的浆液,此时溶液中的含硫盐全部以硫酸盐形态存在,从而实现了含硫盐形态归一;
(5)固液分离:对步骤(4)中的浆液进行板框压滤,得到硫酸盐溶液以及硫磺滤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湘潭大学;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9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