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库岸整治为一体的临江大型滑坡治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88584.3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9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彭朋;姚劲松;郭晓刚;陈容文;朱敏;陈飞;陈寿堂;石湛;龙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库岸 整治 一体 临江 大型 滑坡 治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库岸整治为一体的临江大型滑坡治理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调研、计算确定景观和结构方案;步骤二:对场地进行适当的平整、放样后,先施工第一级板凳桩;步骤三:施工第二级平台板凳桩;步骤四:施做连梁系统槽位;步骤五:制作安装桩顶整板、连梁系统的钢筋笼;步骤六:进行桩顶整板、连梁系统的混凝土浇筑;步骤七:选择、种植植被;步骤八:完成立板壁画。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对滑坡的稳定所起作用效果甚微、预应力锚索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难以保证、单排抗滑桩治理效果难以保证等缺点。具有能满足临江大型滑坡有效治理同时对库岸进行合理整治且能保持河岸自然性、满足岸坡亲水性建设及库岸景观打造为一体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坡治理及库岸整治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 集库岸整治为一体的临江大型滑坡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风险日益凸显,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制约库区城 镇的发展;仅以三峡库区为例,在三峡工程建设后,水库蓄水形成长 约5300千米的库岸,现已查出的滑坡达5000多处。
对于临江大型滑坡而言,随着江水位的变化,临江消落区范围内 滑坡在库水动力作用、上部人类活动以及降雨入渗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下,滑坡体岩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稳定性变差,急剧增加了滑坡滑动 的风险,进而威胁临江居民和设施的安全及长江航道正常航运,因此 对临江大型滑坡体进行有效治理迫在眉睫。
库区地质条件一般较为险峻,临江大型滑坡一般具有体量大、覆 盖层厚、土岩交界面陡、稳定性差、下滑推力大、危害大等特点。滑 坡体量多则上千万方,覆盖度厚度深则数十米,滑坡的稳定性受周期 性的降水位升降的影响较大,滑坡体大多处于欠稳定状态。
滑坡治理常见的方法有:减载和压脚、排水、清除滑坡体、支档 等方式。
针对临江大型滑坡而言,单一的排水措施对滑坡的稳定所起作用 效果甚微。减载和清除滑坡体看似简单有效,但库区消落带的开挖量 大,却对临江消落区生态环及景观境影响大,且不利于库区沿江景观 打造。压脚措施一般对大型滑坡而言,涉及的方量较大,容易造成对 水库有效库容的侵占和消耗。因此在对临江大型滑坡的治理中不建议 采用减载和清除滑坡体。
滑坡支档的方式主要有:抗滑挡土墙、抗滑桩、预应力锚索(锚 杆)等方式。
抗滑挡土墙能抵抗的滑坡推力较小,适用于滑体阻滑段厚度小于 8m、滑床较平缓的中小型滑坡,不宜用于深层滑坡及地下水丰富的 滑坡处理。
由于临江大型滑坡覆盖层厚、地下水丰富,预应力锚索(锚杆) 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难以保证。
抗滑桩具备适用性强、对滑坡稳定和地质环境干扰小等优点,主 要适用于浅层、中厚层岩质滑坡、中厚层的土质滑坡,以及埋藏有数 层软弱夹层的岩质及土质滑坡。但临江大型滑坡地下水丰富,难以采 用大截面人工挖孔抗滑桩,机械成孔的灌注桩桩径常见的最大约为 2.5m,相比方量上千万级、剩余下滑推力数千千牛的土质滑坡,由于 单排抗滑桩桩身刚度有限,其治理效果难以保证;若单纯分级支档, 其支档效果也难以充分发挥和保证。
因此,针对临江大型滑坡的治理,急需开发一种能满足临江大型 滑坡有效治理同时对库岸进行合理整治且能保持河岸自然性、满足岸 坡亲水性建设及库岸景观打造为一体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集库岸整治为一体的临江大型滑 坡治理方法,能满足临江大型滑坡有效治理同时对库岸进行合理整治 且能保持河岸自然性、满足岸坡亲水性建设及库岸景观打造为一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集库岸整治为一体的 临江大型滑坡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调研、计算确定景观和结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85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