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混凝土用高效缓凝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88326.5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6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丁一飞;张振兴;赵汪洋;刘洪磊;郭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一飞;张振兴;赵汪洋;刘洪磊;郭芳芳 |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289/00;C08F222/06;C08F220/06;C08F226/02;C04B24/18;C04B24/26;C04B10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鼎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5 | 代理人: | 何晓丽;杨冬玲 |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混凝土 高效 缓凝 水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减水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混凝土用高效缓凝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公路混凝土用高效缓凝减水剂包括以下组分: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马来酸酐、α‑甲基丙烯酸、烯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过硫酸氨、抗坏血酸、木质素磺酸钙、过氧化氢、酸调节剂、碱调节剂和蒸馏水。本发明通过分子设计,在聚羧酸减水剂分子中引入较多的‑COO‑,使得减水剂的缓凝效果得到加强,使用α‑甲基丙烯酸代替丙烯酸,降低单体自聚程度。通过添加还原剂抗坏血酸,使得反应体系温度由80℃左右降低至室温,在性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能耗。通过添加改性木质素磺酸钙,使得聚羧酸减水剂在性能损失较小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合成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水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混凝土用高效缓凝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施工常常要求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以便于施工操作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热天混凝土施工,气温高,混凝土凝结加快,坍落度损失加快,很快失去流动性能,会给施工带来困难,影响工程质量,所以要求混凝土有较长的凝结时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延缓水化放热过程,减少因温度应力产生的裂缝,这些均需要掺加缓凝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缓凝剂是一种能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缓凝剂主要是用于延缓水泥的水化硬化速度,以使新拌混凝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塑性,以利于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和振捣;可以推迟水化温峰出现的时间,降低水化温峰值,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可以调整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减少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损失。缓凝剂中的组分不同,其对混凝土缓凝机理不同。缓凝剂对水泥的缓凝机理包括:沉淀假说,络盐假说,吸附假说,成核生成假说,核心为阻碍水泥与水的水化作用,从而达到缓凝的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用到大量的混凝土,而砂石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砂石的消耗量也逐年提高,常用的优质河砂出现大规模匮乏现象,很多地方开始使用含泥量较高的河砂或者机制砂,导致现有的聚羧酸减水剂出现不适应现象,并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的质量,这主要是因为砂中含的泥主要成分为蒙脱土和高岭土等黏土,对聚羧酸减水剂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其饱和吸附量是水泥的3-4倍左右,当砂石中含有较多量的泥后,泥中的黏土会大量吸附聚羧酸减水剂,导致混凝土出现流动性急剧降低和损失加快现象
现有的公路混凝土用缓凝减水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其缓凝效果不理想,生产成本也较高;二是其抗泥效果不理想,不能降低黏土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公路混凝土用高效缓凝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公路混凝土用高效缓凝减水剂,该高效缓凝减水剂包括以下组分: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马来酸酐、α-甲基丙烯酸、烯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过硫酸氨、抗坏血酸、木质素磺酸钙、过氧化氢、酸调节剂、碱调节剂和蒸馏水;其中,
所述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马来酸酐、α-甲基丙烯酸、烯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四种单体的摩尔比为1:1.2-1.4:2.2-2.4:1.2-1.5;
所述过硫酸氨的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3.2-4.4%,所述过硫酸氨、抗坏血酸的摩尔比为1:1.20-1.30;
所述木质素磺酸钙、过氧化氢的质量比为8-12:1;所述木质素磺酸钙、过氧化氢的质量总和为单体总质量的10-30%。
进一步地,上述公路混凝土用高效缓凝减水剂中,所述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马来酸酐、α-甲基丙烯酸、烯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四种单体的摩尔比为1:1.3:2.3:1.4。
进一步地,上述公路混凝土用高效缓凝减水剂中,所述过硫酸氨的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一飞;张振兴;赵汪洋;刘洪磊;郭芳芳,未经丁一飞;张振兴;赵汪洋;刘洪磊;郭芳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83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