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应链金融授信额度后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7599.8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8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宝;曲涛;胡松;张大光;李彦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网络(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郑久兴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应 金融 额度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供应链金融授信额度后处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当链上企业的风险值达到或超过门限值时,判断是否要回收授信额度;若不需回收授信额度,则判断是否要冻结授信额度;若需冻结授信额度,则按照待冻结授信额度进行全款冻结或部分冻结,并通知金融机构,若不需冻结授信额度,则不作处理;若需回收授信额度,按待回收额度进行全部或部分回收且更新授信额度账户,并通知金融机构;再判断是否对该企业上下游供应商进行授信额度回收,若需收回则按待回收授信额度进行全部或部分回收,并通知金融机构;本申请能够在无法经营或者合同订单等无法完成时,能及时冻结或回收授信额度,有效保护核心企业和供应链。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金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应链金融授信额度后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供应链金融是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通过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资信捆绑来提供授信,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实现银企互利共赢。其目标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促进金融服务实业,助力实业发展。
供应链上企业通过核心企业授信后,才能获得金融服务。首先,链上企业获得授信额度。银行、保理等金融机构评估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后,对其进行授信。核心企业获授信额度后,将授信额度拆分和流转至一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也可通过同样的方式(拆分和流转等方式)将授信额度分配到二级供应商。在经过多层级拆分和流转后,链上企业均可获得授信额度。其次,链上企业使用授信。当获得授信额度后,链上企业依据贸易关系,如合同、订单、存货和应收账款等,从金融机构(资金端)申请融资、贷款等金融服务。
关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和授信额度管理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储备。其中,关于风险控制,已涵盖了授信前的核心企业评估、授信拆分和流转前的企业风险评估,以及链上企业进行融资业务时的风险评估。关于授信额度管理集中在事前授信、拆分、流转和清分等额度管理,但对于流转拆分后的授信额度(回收或冻结)等管理却并未涉及。
核心企业若无法感知链上企业授信情况,当链上企业(供应商)出现经营问题或者无法完成订单、合同或不合格存货等情况时,核心企业因无法及时收回授信额度而造成被该企业不合理使用,从而导致核心企业的资金损失和信用下降,不利于供应链金融整体风险控制和敞口管理。
现有的授信额度管理集中在授信额度开立、授信额度流转、拆分和清分授信额度,但核心企业未涉及冻结或收回授信额度。
金融机构开立授信额度给核心企业。核心企业通过风控评估后将授信额度拆分(或可不拆分)流转给一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可预留授信额度,也可经过风控评估后将部分(全部)授信额度拆分(或可不拆分)后流转给二级供应商。经各级依次传递,核心企业的授信额度将流转至链上任意企业。现有实现里核心企业无法感知和管理授信而无法及时回收授信额度,如图1虚线部分所示。则当链上企业(供应商)经营出现问题,导致无法完成订单、合同无法履约、或不合格存货等情况时,仍可能从链上申请融资贷款服务。此时,金融机构的风控不一定及时评估或发现该企业问题而放款。当融资到期时,供应商无法还款导致核心企业遭受资金损失和信用下降,增加供应链上的风险。
综上,授信额度管理不仅需要开立、流转,还需要及时冻结和回收,形成授信额度闭环。这样才能有效保护核心企业利益不受伤害,降低整条供应链上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供应链金融授信额度后处理方法及系统,能够在无法经营或者合同订单等无法完成时,能及时冻结或回收授信额度,从而能有效防控核心企业风险敞口,有效保护核心企业和供应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供应链金融授信额度后处理方法,包括:
当链上企业的企业风险值达到或超过门限值时,判断是否要回收授信额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网络(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金网络(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75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