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堵塞的船舶污水贮存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87369.1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9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熊友元;王永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9/14;B02C18/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泽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4 | 代理人: | 方荣肖 |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塞 船舶 污水 贮存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防堵塞的船舶污水贮存装置。该贮存装置包括:安装架;第一箱体、至少一个第二箱体、液位计、至少一个粉碎循环泵,至少一组内循环管道,切割排污泵,以及排污管道。粉碎循环泵用于对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腔中接收的污水混合物进行粉碎和混匀;粉碎循环泵还与药品注入装置连接,药品注入装置用于通过粉碎循环泵向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内腔中注入用于处理污水的药物。内循环管道包括第一内循环管道和第二内循环管道;切割排污泵用于排出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的收纳污水混合物;排污管道包括第一排污管道和第二排污管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防堵塞的船舶污水贮存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废料,这些污水和废料包括人员或物品清洁过程产生的污水和废料,烹饪过程产生的污水和废料,以及人员排泄过程产生的排泄物等。这些污染物通常会通过船舶上的下水系统流入到生活污水储存罐中。由于船舶上通常无法对生活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因此船舶通常会在补给靠岸后将生活污水储存罐中的污染物排出;或者在航行过程中由专门的污水转运船只对船舶中的污水进行抽取转运。
现有的船舶污水储存罐大都结构简单,仅作为污染物的临时收储容器,在靠岸或转运时再通过吸粪车进行抽吸排污,无法进行污染物预处理。生活污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污染物在储存罐中可能会发生生物发酵,产生大量易燃易爆气体,给生活污水的贮存过程带来极大地安全隐患。同时,污水中的固形物在临时贮存过程中可能会在容器内壁上粘接,对管道造成堵塞,不利用污水的排出。同时现有的污水存储罐需要人员专门定期值守,查看内部的储量,在排污过程也需要专人进行值守和操作。
除了船舶上的污水贮存设施之外,岸上的污水转运、收集装置等也存在不足。例如,现有的岸上污水收集和转运主要通过吸粪车完成,这种吸粪车在使用时需要通过管道与船舶上的污水储存罐进行对接,并在完成排污收储后对管道进行回收。现有的管道释放和回收大多通过人力完成,既费时费力,又肮脏难闻,而且可能会产生污水泄漏,对船体、水体、堤岸或码头造成污染。
船舶污水收集和转运过程中,各类相关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对接,并通过人工进行流量统计和费用结算等。这些都大大降低污水收集和转运工作的效率,效率的低下同时也反映在污水收集和转运的高昂成本上。
污水回收、转运、处理成本的高昂,使得部分船运企业出现乱排乱放等违法违纪行为。船舶上的污染物如果排放到水体中,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事故。因此,我国各地政府都要求统筹规划和加快岸上固定接收设施、水上流动接收能力的建设;逐步形成以岸上固定设施接收为主体、水上流动接收为补充的船舶污染物接收体系,全面提升辖区港口码头等区域的船舶污染物接收能力,做到“应收尽收”,并做好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和处置环节的有效衔接。尽管存在巨大的污水收集和转运需求,但是现有的船舶污水收集和转运的系统和设备的运行效率、安全性等均存在明显不足,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堵塞的船舶污水贮存装置,该贮存装置能够对船舶中收集的污水中的固形物进行粉碎混匀,并通过生物手段消解其中的固形物,防止堵塞。
一种防堵塞的船舶污水贮存装置,该贮存装置包括:安装架;第一箱体、至少一个第二箱体、液位计、至少一个粉碎循环泵,至少一组内循环管道,切割排污泵,以及排污管道。
第一箱体顶部设置进水口和气孔,进水口用于连通船舶上的污水管网和第一箱体的内腔;气孔用于平衡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的气压;第二箱体与第一箱体并列安装在安装架上,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相接触的侧壁上设置相互连通的上通孔和下通孔。
液位计的检测部分位于第一箱体内,液位计用于测量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构成的连通腔中的流体液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73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