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艾塞那肽肠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7301.3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7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沈金阳;朱月霞;孔丽;周冰雪;吉敬;李姣姣;张迪;曹志凌;秦昆明;董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48 | 分类号: | A61K9/48;A61K38/22;A61K47/38;A61K47/36;A61K47/32;A61K47/18;A61P3/1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艾塞那肽肠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所述的艾塞那肽肠溶胶囊是由颗粒和肠溶胶囊壳组成,颗粒包括质量百分比的下列组分:艾塞那肽1.0%~5.0%,吸收促进剂20.0%~60.0%,填充剂20.0%~45.0%、崩解剂5.0%~20.0%、润滑剂0.25%~4.0%。所述口服吸收促进剂包括N‑[8‑(2‑羟基苯甲酰基)氨基]辛酸钠,N‑(5‑氯水杨酰基)‑8‑氨基辛酸,4‑[(4‑氯‑2‑羟基苯甲酰)氨基]丁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具有疏水部分,与艾塞那肽产生弱的非共价药物‑载体复合物,可促进艾塞那肽跨胃肠道生物膜的转运。本发明使得艾塞那肽以口服制剂存在,为艾塞那肽临床治疗糖尿病提供了新的剂型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艾塞那肽肠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19年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63亿糖尿病患者,其中90%为2型糖尿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是近年来进入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的新型多肽类药物,作为新一代降糖药,其降糖效果仅次于胰岛素,具有降糖效果强、低血糖风险低、减肥效果明显和心血管获益等多重临床优势,目前国内外多个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与共识不断强调并提升其在临床治疗的重要性与地位。
GLP-1主要是由肠黏膜内分泌细胞L细胞分泌产生,通过与靶器官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发挥作用,目前已经发现在胰岛细胞、肠胃、脑、肺、肾、免疫细胞、下丘脑和心血管系统均存在GLP-1受体。艾塞那肽(Exenatide)是人工合成的肠促胰岛素类似物GLP-1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其作为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包括cAMP或其他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使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合成及胰岛β细胞在体内分泌胰岛素增加,同时也可以抑制胰岛α细胞释放胰高糖素来降低血糖。艾塞那肽具有降低血糖而不引起低血糖且有降低体重的作用,与传统治疗糖尿病药物相比具有很大优势。
目前艾塞那肽临床给药方式均为注射给药,然而由于半衰期短,需在每天早晚餐前各注射一次,长期的、每日两次地给药,患者顺应性较差。而口服是目前应用最多、更加方便的给药途径,但多肽类药物分子量大,脂溶性差,难以通过胃肠道生物膜屏障;胃肠道中存在大量肽水解酶,可降解多肽;易被胃酸降解;吸收后易被肝脏消除;也存在化学和构象不稳定问题。由于以上原因,使得多肽类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大多数多肽类药物很少或不能经胃肠道吸收,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研发多肽类药物口服给药系统具有较大的科研价值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容易吸收、顺应性好的艾塞那肽肠溶胶囊。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前述艾塞那肽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艾塞那肽肠溶胶囊,其特点是:所述的胶囊是由颗粒和肠溶胶囊壳组成;颗粒的质量百分比组分为:艾塞那肽1.0%~5.0%,吸收促进剂20.0%~60.0%,填充剂20.0%~45.0%,崩解剂5.0%~20.0%,润滑剂0.25%~4.0%,各组分之和为100%。
以上所述的艾塞那肽肠溶胶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口服吸收促进剂选自N-[8-(2-羟基苯甲酰基)氨基]辛酸钠,N-(5-氯水杨酰基)-8-氨基辛酸,4-[(4-氯-2-羟基苯甲酰)氨基]丁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填充剂选自淀粉、乳糖、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磷酸氢钙、无水磷酸氢钙、碳酸钙、甘露醇、糊精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崩解剂选自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维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润滑剂选自硬脂酸镁、硬脂酸钙、硬脂酸锌、滑石粉、微粉硅胶、聚乙二醇4000、单硬脂酸甘油酯和硬脂富马酸钠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洋大学,未经江苏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7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