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物质燃料生产的防倾倒漏料型包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6423.0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2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黄顺;郭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顺 |
主分类号: | B65B43/54 | 分类号: | B65B43/54;B65B43/46;B65B43/26;B65B61/28;B65G21/20;B65G4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6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物 燃料 生产 倾倒 漏料型 包装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质燃料生产的防倾倒漏料型包装装置,包括封口机构、用于对包装的生物质燃料进行输送的输送机构、下料机构、支撑架、机架、封口机,所述封口机构位于所述机架顶部中间位置。本发明利用升降气缸伸缩部带动升降架和内衬环向下移动,通过内衬环和外圈架的圆环来对编织袋袋口进行张开固定,从而方便于编织袋内装填生物质燃料颗粒,继而无需人工张开编织袋提高装填效率,利用转动带外侧的两个固定板来装填好的生物质燃料编织袋进行辅助支撑,从而在对装填好生物质燃料编织袋输送过程中防止其发生倾倒,继而造成生物质燃料的漏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生物质燃料生产的防倾倒漏料型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料是指将生物质材料燃烧作为燃料,一般主要是农林废弃物(如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主要区别于化石燃料;在目前的国家政策和环保标准中,直接燃烧生物质属于高污染燃料,只在农村的大灶中使用,不允许在城市中使用。生物质燃料的应用,实际主要是生物质成型燃料,是将农林废物作为原材料,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制成各种成型(如块状、颗粒状等)的,可直接燃烧的一种新型清洁燃料;生物质燃料的包装一般都是采用编织袋进行包装,而在传统的包装过程中,需要由人工对装填的编织袋进行辅助支撑,继而在长时间的装填过程中,人工的劳动强度过大并且还会由于袋口张开的不够充分,继而造成部分生物质燃料颗粒散落的情况,在将未封口的编织袋移动到封口位置时,容易造成袋内生物质燃料倾倒撒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生物质燃料生产的防倾倒漏料型包装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用于生物质燃料生产的防倾倒漏料型包装装置,包括封口机构、用于对包装的生物质燃料进行输送的输送机构、下料机构、支撑架、机架、封口机,所述封口机构位于所述机架顶部中间位置,所述输送机构位于所述机架内侧底部,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机架后侧,所述下料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架顶部,所述封口机位于所述封口机构上,所述封口机的型号为GK9-096,还包括张袋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张袋机构包括张袋架、升降气缸、升降架、内衬环、外圈架,所述张袋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一端,所述升降气缸固定部安装在所述张袋架一侧,所述升降架一端安装在所述升降气缸伸缩部,所述内衬环安装在所述升降架另一端,所述外圈架一端安装在所述张袋架另一侧且位于所述机架上侧;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转动带、固定板、转动辊、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机架顶部两侧,所述转动辊上下两端安装在所述机架前后两侧,所述转动带设置在所述转动辊外侧,所述固定板安装在所述转动带外侧。
优选的:所述封口机构包括封口架、转动架、转动电机,所述封口架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机架顶部,所述转动架前后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封口架内部一侧,所述转动电机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封口架前端一侧。
如此设置,利用所述转动电机转动部带动所述转动架进行转动,通过所述转动架来和所述封口架内侧的支撑杆进行夹紧。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输送辊、驱动电机、带轮、皮带,所述输送辊前后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机架内侧底部,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所述输送辊外侧,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机架一端的后侧,所述带轮通过键连接在所述输送辊前端,所述皮带设置在所述带轮外侧。
如此设置,利用所述驱动电机转动部带动其前端的所述输送辊进行转动,通过所述带轮和所述皮带的传动来带动所有的所述输送辊进行转动,从而来将所述输送带上的装好生物质燃料的编织袋进行输送。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输送辊、驱动电机、链轮、链条,所述输送辊前后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机架内侧底部,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所述输送辊外侧,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机架一端的后侧,所述链轮通过键连接在所述输送辊前端,所述链条设置在所述链轮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顺,未经黄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64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紫外线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 下一篇:多元阵列宽频带解耦合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