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接式晶闸管阀段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5333.X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4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范彩云;焦洋洋;贾艳玲;毛志云;宋全刚;张承;陈本乾;张晓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 | 分类号: | H01L25/07;H01L25/00;H01L29/74;H02M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朱晓娟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接式 晶闸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接式晶闸管阀段,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中间框架组件和若干个晶闸管子阀段;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平行设置;中间框架组件两端分别与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固定连接;若干个晶闸管子阀段并列设置于中间框架上,每个晶闸管子阀段两端分别与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可拆卸连接。通过在晶闸管阀段中设置若干个并列设置的晶闸管子阀段,实现了在同等数量晶闸管的条件下减小晶闸管阀段的数量,简化了晶闸管阀段的安装结构,解决了模块化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阀段数量多、占用空间大、安装结构复杂及回路电气连接路径长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接式晶闸管阀段。
背景技术
近年来,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快速发展,并得到较多的实际工程应用。未来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将朝着电压等级更高、输送容量更大方向发展。随着电压等级和输送容量的提高,一个独立的晶闸管阀段,晶闸管数量会越来越多,重量会越来越重,阀段的三维尺寸也将变得更大。随着阀段晶闸管数量的增多,阀段安装结构也变得复杂,这将对工程应用过程中的运输、安装、检修和维护等带来很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接式晶闸管阀段,通过在晶闸管阀段中设置若干个并列设置的晶闸管子阀段,实现了在同等数量晶闸管的条件下减小晶闸管阀段的数量,简化了晶闸管阀段的安装结构,解决了模块化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阀段数量多、占用空间大、安装结构复杂及回路电气连接路径长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接式晶闸管阀段,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中间框架组件和若干个晶闸管子阀段;
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平行设置;
所述中间框架组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固定连接;
所述若干个晶闸管子阀段并列设置于所述中间框架上,每个所述晶闸管子阀段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框架组件包括:若干个绝缘拉杆和若干个绝缘支撑板;
所述若干个绝缘拉杆平行设置,所述绝缘拉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固定连接;
所述若干个绝缘支撑板平行设置,所述绝缘支撑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固定连接;
所述绝缘支撑板上表面与所述晶闸管子阀段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拉杆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板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晶闸管子阀段包括串联连接的若干个晶闸管和若干个散热器;
所述若干个晶闸管和所述若干个散热器相间设置;
所述晶闸管通过相对应的支撑柱设置于相应所述散热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底部设置有凸台;
所述凸台卡钳于与所述晶闸管子阀段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绝缘支撑板之间;
所述散热器可沿所述绝缘支撑板长度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板设置有若干个互相独立的弹性夹紧组件,所述第二端板设置有若干个互相独立的顶压组件;
所述弹性夹紧组件和所述顶压组件与所述晶闸管子阀段一一对应;
所述晶闸管子阀段一端通过所述弹性夹紧组件与所述第一端板可拆卸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所述顶压组件与所述第二端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夹紧组件包括:压紧销钉和通过挡圈定位套装于所述压紧销钉上的碟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53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