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漆包线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5316.6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4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松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华尔达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王前程 |
地址: | 335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漆包线 生产 工用 线装 | ||
本发明涉及漆包线绕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漆包线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稳固架,所述稳固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固定台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所述上表面的卡接有绕线调控装置。该漆包线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通过伺服电机、横向板和收线装置之间的配合,采用层层排列的方式,通过收线装置上的限位夹将导线端头卡接在限位夹与右卷线条限位圈框之间,采用从外向里的旋转缠绕方式进行绕行,从而保证其绕行的收线装置和松线工字筒处于相同的角速度上,继而便于保障两个转盘上转动的转动频率,有效的降低其生产成本的同时,保证的漆包线缠绕时张力的均衡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漆包线绕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漆包线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电机、电器和家用电器等产品的主要原材料,特别是近几年电力工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家用电器的迅速发展,给漆包线的应用带来较广阔的领域,随之而来的是对漆包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漆包线的产品结构调正不可避免,与之配合的原材料(铜、漆),漆包工艺,工艺装备和检测手段等也急待开发研究。
现有的漆包线生产流程主要包括有放线、退火、涂漆、烘焙、冷却和收线步骤,漆包线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的精力和体力大部分消耗在放线及绕线部分,调换放线盘使操作者付出很大的劳动力,换线时,现有的绕线筒和收线盘均为相同横截半径的圆筒,且因为放线盘上的待加工满线圈的最外侧线圈明显大于收线盘上未绕线的圆筒,继而为了保持绕线盘和松线盘的线速度相同,随着绕线盘上半径逐渐增大,而松线盘上的半径逐渐减少,继而导致绕线盘和松线盘上角速度大小不同,从而导致需要使用两个驱动装置对其进行带动,增加了漆包线生产加工的成本,同时由于绕线盘和松线盘上转动的角速度不同,因此需要不断调整两个转盘上转动的转动频率,继而不易保障待加工导线的张力,但张力过大时,容易导致待加工导线拉细,继而影响涂制处的漆包线光泽,当张力过小时,导致待加工导线出现松动,造成并线或者发生跳线,容易使待加工导线出现松乱,且现有的待加工线在绕线过程中围绕线盘绕成圆筒形状的线圈,继而需要保证与同一相同半径的线圈处于同一水平平面,因为处于同一相同半径的绕线层面,继而导致正在缠绕的导线需要不断的沿着线圈发生移动,从而导致待加工导线需要反复的左右移动,从而容易造成导线的扭曲度,且在绕线过程中处于同一相同半径的绕线容易造成缠绕的相同半径且相邻的线圈之间出现间距,继而造成绕线过程缠绕线圈不紧密,继而造成绕线出现松动,影响绕线的整齐性及整体线盘绕线的长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漆包线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漆包线生产加工用绕线装置,具备保证的漆包线缠绕时张力均衡性及有效提高绕线的整齐性及增加绕点转盘缠绕线圈的长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漆包线生产流程主要包括有放线、退火、涂漆、烘焙、冷却和收线步骤,漆包线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的精力和体力大部分消耗在放线及绕线部分,调换放线盘使操作者付出很大的劳动力,换线时,现有的绕线筒和收线盘均为相同横截半径的圆筒,且因为放线盘上的待加工满线圈的最外侧线圈明显大于收线盘上未绕线的圆筒,继而为了保持绕线盘和松线盘的线速度相同,随着绕线盘上半径逐渐增大,而松线盘上的半径逐渐减少,继而导致绕线盘和松线盘上角速度大小不同,从而导致需要使用两个驱动装置对其进行带动,增加了漆包线生产加工的成本,同时由于绕线盘和松线盘上转动的角速度不同,因此需要不断调整两个转盘上转动的转动频率,继而不易保障待加工导线的张力,但张力过大时,容易导致待加工导线拉细,继而影响涂制处的漆包线光泽,当张力过小时,导致待加工导线出现松动,造成并线或者发生跳线,容易使待加工导线出现松乱,且现有的待加工线在绕线过程中围绕线盘绕成圆筒形状的线圈,继而需要保证与同一相同半径的线圈处于同一水平平面,因为处于同一相同半径的绕线层面,继而导致正在缠绕的导线需要不断的沿着线圈发生移动,从而导致待加工导线需要反复的左右移动,从而容易造成导线的扭曲度,且在绕线过程中处于同一相同半径的绕线容易造成缠绕的相同半径且相邻的线圈之间出现间距,继而造成绕线过程缠绕线圈不紧密,继而造成绕线出现松动,影响绕线的整齐性及整体线盘绕线长度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华尔达线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华尔达线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53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