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温150℃黏弹性长碳链氧化胺胶束压裂液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483599.0 申请日: 2020-12-16
公开(公告)号: CN112480900A 公开(公告)日: 2021-03-12
发明(设计)人: 方波;陈晶;骆慧;李科晶;高航;金浩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9K8/68 分类号: C09K8/68
代理公司: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代理人: 李鸿儒;程意意
地址: 200237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耐温 150 弹性 长碳链 氧化 胶束 压裂液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长碳链氧化胺型清洁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油田化学品开发和油气压裂开发关键技术领域。将油酸酰胺丙基二甲基叔胺和芥酸酰胺丙基二甲基叔胺经双氧水氧化后制备得到长碳链氧化胺,与反离子盐复配得到黏弹性胶束压裂液。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复配黏弹性长碳链氧化胺胶束压裂液在150℃下剪切60min后,保留黏度为59.50mPa·s。本发明提供的氧化胺型清洁压裂液制备过程简捷、流变性能良好,可望丰富耐高温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学品开发和油气压裂开发关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耐温150℃黏弹性长碳链氧化胺胶束压裂液。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进口国,我国超70%的原油依赖进口。随着常规油气藏不断地开发消耗,非常规高温低渗透储层亟待开发与利用。对于开发此类非常规油气藏,压裂仍是最常选用的施工工艺。水力压裂技术即在地面通过高压设备,由井筒向地下注入压裂液,压裂液携带支撑剂,在地底下形成一条或多条具有导流能力的裂缝,从而实现油气田增产稳产的一种储层改造技术。

压裂改造高温低渗透储层的关键技术即耐高温的压裂液体系,目前常见的耐高温压裂液体系包括聚合物压裂液,存在破胶不彻底、返排率低、对地层伤害大等问题。以表面活性剂为稠化剂的清洁压裂液体系配制简单、无需交联、可自行破胶且破胶液无残渣,对地层伤害较小。但早期推出的清洁压裂液抗温性能较差,在高温深层油藏中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目前,可适用于中高温储层的清洁压裂液配方较少且价格较为昂贵。

目前已报道的耐高温黏弹性胶束体系主要包括以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为主剂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Jiang B,Zhang D,Li D P,et al.Performance of temperatureresistant VES fracturing fluid SCF.Oilfield Chemistry,2003,20(4):332-334]、以硫酸酯盐型和磺酸盐型为主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Yang G K,Yang J,Guan B S,etal.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and low damage VES-HT01 fracturing fluidperformance.Oilfield Chemistry,2014,31(1):29-32]、以甜菜碱型为主的两性表面活性剂[Ding H M,Dai C L,You Q,et al.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resistant FRK-VES clean fracturing fluid.Oilfield Chemistry,2011,28(03):84-88]以及具有特殊结构的新型的Gemini表面活性剂[Mao J C,Yang X J,Song Z F,etal.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cleanfracturing fluid system HT-160.Petroleum Drilling Techniques.2017,45(6):105-109],但耐高温150℃黏弹性氧化胺型表面活性剂胶束压裂液的研究成果未见报道。

氧化胺型表面活性剂具有合成过程简捷,近乎无毒等特点,当表面活性剂结构式中疏水碳链长度大于等于18时,有望获得性能良好的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耐温150℃黏弹性长碳链氧化胺胶束压裂液制备方法,可适用于150℃左右的油气田储层。

本发明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耐温150℃黏弹性长碳链氧化胺胶束压裂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裂液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长碳链氧化胺稠化剂:

a.将6wt%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wt%EDTA·2Na)水溶液,与无水甲醇和水一起搅拌均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35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