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废水零排生化处理系统及其生化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83082.1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0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戴杨叶;张永奎;许衡;吕亚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净化技术装备成套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00;C02F1/40;C02F1/50;C02F101/16;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汇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4 | 代理人: | 朱明福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废水 生化 处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废水零排生化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预处理系统用于对供水点的进水进行预处理,综合调节池对出水进行均质均量调节;生化处理池采用SBR工艺对出水进行生化处理、曝气和排泥,过滤系统和消毒系统用于对出水进行一次过滤和消毒系统;生态处理系统用于出水的生态良性循环;中水回用过滤系统和中水回用消毒系统用于出水进行二次过滤和消毒;供水水箱用于存储净水,并为供水点供水。还提供的生化处理方法,包括:预处理、综合调节、生化处理、一次过滤和消毒、生态处理、二次过滤和消毒、净水存储。本发明采用SBR工艺满足建筑内部排水处理要求,且节能环保,适用于废水零排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废水零排生化处理系统及其生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建筑排水分布较集中,水量较小而变化明显;主要有灰水、黑水和初期降水、清洁降水等,水资源回用指标的优先次序一般为:清洁降水优于灰水,灰水优于初期降水,初期降水优于黑水,其中黑水处理能耗消耗相对较大,技术经济指标略显不足。
建筑排水的水质水量特点要求其相应的污水处理设备应具有分质预处理与综合处理相结合的特点,能够满足间歇运行的要求;并且根据污水处理设备所安装的位置及排放情况具有结构紧凑、施工方便、效果稳定等优势;同时,满足中水回用的要求,结合自然处理,以“产品”形式进行优质水资源的外界补给。现有建筑中水回用大多采用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直接中水回用的方式,并且黑水部分利用较少,大多预处理后排入城市管网,排水利用率低。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废水零排生化处理系统及其生化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废水零排生化处理系统及其生化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废水零排生化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预处理系统、综合调节池、生化处理池、过滤系统、消毒系统、生态处理系统、中水回用过滤系统、中水回用消毒系统及供水水箱;
所述预处理系统,用于对供水点的进水进行预处理,包括:用于处理冲厕排水的一体化生活污水预处理装置、用于处理餐厨排水的一体化隔油池、用于处理初期降水和车库、道路冲洗水的雨水调蓄池;
所述综合调节池,通过设置的搅拌装置对所述预处理系统的出水进行均质均量调节;
所述生化处理池,采用SBR工艺对所述综合调节池的出水进行生化处理、曝气和排泥,且排泥过程中,污泥回流至所述综合调节池和所述一体化生活污水预处理装置中集中处理,并定期排出;
所述过滤系统,用于对所述生化处理池的出水进行一次过滤;
所述消毒系统,用于对所述过滤系统的出水进行一次消毒;
所述生态处理系统,用于实现所述消毒系统的出水,以及外界的清洁降水的生态良性循环,且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曝气池、沉淀池、生态池、观赏池及取水池;
所述中水回用过滤系统,用于对生态处理系统的出水进行二次过滤;
所述中水回用消毒系统,用于对所述中水回用过滤系统的出水进行二次消毒;
所述供水水箱,用于存储所述中水回用消毒系统的出水,并通过设置的变频恒压供水泵为供水点供水。
优选的,所述供水点包括但不限于:冷却塔、盥洗排水,冲厕排水,餐厨排水,车库、道路冲洗水,绿化灌溉水。
优选的,所述一体化生活污水预处理装置为玻璃钢罐,所述玻璃钢罐内填充有用于增加生物量的固定填料,且填充比例占罐体容积的20%-35%。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电动搅拌器、气动搅拌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净化技术装备成套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净化技术装备成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3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