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转子无油螺杆压缩机主机(单级)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3011.1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4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军;方兴;徐军飞;丁小康;冯凯萍;赵天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4C18/16 | 分类号: | F04C18/16;F04C27/00;F04C27/02;F04C29/00;F04C28/28;F04C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郝亮 |
地址: | 3240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转子 螺杆 压缩机 主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转子无油螺杆压缩机主机(单级),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包括主机机身、主机机身一侧所设置的智能控制系统以及分别设在主机机身两端的排气端轴承座和轴承箱,所述主机机身的内部设置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阳转子和阴转子。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第一压力感应器、第二压力感应器、微型控制器、真空发生器、第二密封圈以及润滑油通道等结构之间的互相配合下,实现了螺杆式压缩机主机无油润滑运行,且能够在低转速情况下,实现主机主体内部低噪声,低振动,安全运行,在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保证润滑油腔内部密封性能的同时,可自动平衡润滑油通道两侧气压值的平衡度,避免因润滑油脂的流失,而加速轴承箱内部结构的磨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转子无油螺杆压缩机主机(单级)。
背景技术
螺杆压缩机分为单螺杆压缩机和双螺杆压缩机,最早由德国人H.Krigar于1878年提出,直到1934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A.Lysholm才奠定该项技术,并开始在工业上应用,取得迅速的发展。
然而,现有的螺杆式压缩机主机仍是采用铸铁(45#钢)作为阴阳转子材料,导致主机的整体质量较大,无法在低转速情况下,实现主机内部低噪声、低振动,且轴承箱内部所设置的润滑油油腔体一旦发生油脂外泄,便容易出现轴承箱内部油脂完全泄漏的意外事故,未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预留一定的反应时间,且未能够自动平衡润滑油油腔体两侧气压值的稳定性,导致漏油之间常有发生,因此,现阶段市场上亟需一种铝合金转子无油螺杆压缩机主机(单级)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螺杆式压缩机主机仍是采用铸铁(45#钢)作为阴阳转子材料,导致主机的整体质量较大,无法在低转速情况下,实现主机内部低噪声、低振动,且轴承箱内部所设置的润滑油油腔体一旦发生油脂外泄,便容易出现轴承箱内部油脂完全泄漏的意外事故,未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预留一定的反应时间,且未能够自动平衡润滑油油腔体两侧气压值的稳定性,导致漏油之间常有发生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铝合金转子无油螺杆压缩机主机(单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合金转子无油螺杆压缩机主机(单级),包括主机机身、主机机身一侧所设置的智能控制系统以及分别设在主机机身两端的排气端轴承座和轴承箱,所述主机机身的内部设置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阳转子和阴转子,所述轴承箱内设置有轴承,并且轴承套接在电机轴的表面,所述电机轴的端部与阳转子轴相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轴的表面分别套接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表面套接有同一个密封盖,且部分密封盖的表面套接在轴承箱的内部,所述密封盖的内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油环和接油环,所述接油环、挡油环、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以及密封盖的内侧围成一个润滑油通道,所述密封盖侧面对应润滑油通道的位置分别卡接有第一连接管道和第二连接管道,并且第一连接管道和第二连接管道的端部均位于密封套内,所述密封套分别套接在密封盖以及轴承箱的表面,并且密封套的底部通过真空管与真空发生器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微型控制器,所述微型控制器的输入端与A\D转换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A\D转换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压力感应器以及第二压力感应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真空发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力感应器设置于轴承箱内,所述第二压力感应器设置于密封套内,并且第二压力感应器位于密封盖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箱与密封盖的相对面以及密封套与轴承座的相对面均通过螺母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轴的表面设置有锁母,并且锁母与第二密封圈的相对面连接,所述真空发生器与密封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院,未经衢州市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30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18-00 专门适用于弹性流体的旋转活塞式泵
F04C18-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一元件都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08 .相互啮合式的,即具有与齿轮传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4C18-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一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24 .反向啮合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18-30 .具有F04C 18/02,F04C 18/08,F04C 18/22,F04C 18/24,F04C 18/48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这些组中的某一组所包含的特征,还具有配合元件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