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定时监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2954.2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8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雷晓平;王用鑫;秦运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H11/00;H02H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冉剑侠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定时 监测 电路 | ||
1.物联网定时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保护端,电源保护端包括电源输入端、第一电容C1、防反二极管D1、第一限流电阻R1和钳位二极管D2;
供电端,供电端包括集成电源芯片U1、第一滤波电容C3和第二滤波电容C4,集成电源芯片U1为LD0线性电源;
电源输入端启停开关端,电源输入端启停开关端包括第一开关管T100、第二开关管T102、第二限流电阻R2和第三限流电阻R5;
物联网定时监测控制电路,物联网定时监测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集成芯片U2、第四限流电阻R3、第三滤波电容C2、第三开关管T101、第五限流电阻R4和物联网节点,其中:
微处理器集成芯片U2为低功耗8位以上,且具有SPI总线的MCU;第一电容C1并联接于电源的正负两端,所述电源输入端的正极端接入防反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防反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在第一限流电阻R1的一端,所述钳位二极管D2的阴极、集成电源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和第一滤波电容C3并联接于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另一端;第一开关管T100为PNP三极管,第二开关管T102为NPN三极管,第三开关管T101为NPN三极管;所述钳位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钳位二极管D2的阴极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管T100的发射极,第一开关管T100的集电极接于物联网节点的电源端;第一开关管T100的基极接于第二限流电阻R2的一端,第二限流电阻R2的另一端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管T102的集电极,第二开关管T102的发射极接地,第二开关管T102的基极接于第三限流电阻R5的一端,第三限流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接于微处理器集成芯片U2的I/O口和第四限流电阻R3的一端,第四限流电阻R3的另一端接于物联网节点的唤醒端口;微处理器集成芯片U2的复位信号端口接于第三滤波电容C2一端和第三开关管T101的发射极,所述第三滤波电容C2另一端接地,第三开关管T101集电极连接物联网节点的复位端口,第三开关管T101基极接于第五限流电阻R4的一端,第五限流电阻R4的另一端接于微处理器集成芯片U2的I/O口,微处理器集成芯片U2的电源端和第二滤波电容C4并联接于所述集成电源芯片U1的输出端,微处理器集成芯片U2的SPI总线接于物联网节点的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定时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源输入端为电池或直流电源,电源输入端的供电范围为3.6V-24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定时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C1为抗ESD的电容,第一电容C1的耐压值≥50V,第一电容C1的电容值大于1n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定时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钳位二极管D2的电压绝对值≤40V,第一限流电阻R1的阻值小于1k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定时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滤波电容C3的容值和第二滤波电容C4的容值≥10μF。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定时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限流电阻R2的阻值和第三限流电阻R5的阻值为500Ω-10K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定时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三滤波电容C2的容值为10nF-100nF;第四限流电阻R3的阻值和第五限流电阻R4的阻值为500Ω-10K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定时监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源芯片U1的输出电压为1.8V-5.5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29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航迹仪的绘笔运动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回收工具式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