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良外观高模量的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2718.0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5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许鸿基;黄险波;叶南飚;冯德才;郭唐华;叶坤豪;丁超;王丰;郑一泉;张永;戴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77/02;C08K7/14;B29B9/12;B29B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观 高模量 聚酰胺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良外观高模量的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聚酰胺组合物包括中熔点聚酰胺、高熔点聚酰胺、低熔点聚酰胺、玻璃纤维、稳定剂和其它功能助剂等组分。本发明提供的聚酰胺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外观和较高的弹性模量,尤其是在吸湿后或高温条件下仍可保持高模量,可广泛的应用于汽车、家电产品、通讯设备和机械设备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良外观高模量的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各行业对材料的要求逐渐提高,同时材料的选择上也趋于多元化。比如在汽车等交通运输领域的内外部制件、电信装置和设备的壳体材料、机械设备、家用电器或电动工具的内部受力件或外部结构件等,越来越多的产品部件正在往着以塑代钢、以塑代铝的趋势发展。增强聚酰胺由于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优良的阻隔性能、耐热性、耐磨性、耐化学腐蚀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因此成为以塑代钢、以塑代铝应用的优选材料之一。市场上广泛应用的增强PA6、PA66材料存在吸水后模量明显下降以及高温下模量明显下降的问题,限制了它们在高模量要求部件上的应用。此外,现代人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不仅限于良好的产品性能,还要兼具有良好的产品外观。当高玻纤含量的增强聚酰胺应用于外观部件时,由于树脂对玻纤的覆盖不佳,注塑成型的产品在局部往往会出现玻纤外露的问题,导致表面出现不规则浮纤,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
专利CN200810214041公开了扁平玻璃纤维增强的部分芳香族聚酰胺成型材料,所述组合物具有高的横向刚度和横向强度,但由于其高玻璃纤维含量和高熔融温度,成型部件往往难以获得较好的外观。
专利CN200910006719公开了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酰胺组合物,所述聚酰胺包含PA66、PA12和非晶性聚酰胺,所述组合物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具有良好的外观,但往往具有较低的高温模量。
专利CN201510654366公开了扁平玻璃纤维增强的脂肪族聚酰胺和半芳香族聚酰胺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相比增强PA66具有低吸水率、良好的耐冲击性和耐切口冲击性,其弹性拉伸模量与玻纤增强PA66基本持平。
因此,开发一种具有良外观且具有高模量,特别是吸湿和高温下高模量的增强聚酰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增强聚酰胺高温及吸湿条件下模量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良外观高模量的聚酰胺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聚酰胺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外观和较高的弹性模量,尤其是在吸湿后或高温条件下仍可保持高模量,可广泛的应用于汽车、家电产品、通讯设备和机械设备等领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良外观高模量的聚酰胺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良外观高模量的聚酰胺组合物在制备汽车、家电产品、通讯设备或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良外观高模量的聚酰胺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所述中熔点聚酰胺为按照ISO 11357-3-2018标准测得DSC最大峰面积的熔融峰对应的熔点在如下范围的聚酰胺:230℃≤熔点<280℃;
所述高熔点聚酰胺为按照ISO 11357-3-2018标准测得DSC最大峰面积的熔融峰对应的熔点如下范围的聚酰胺:280℃≤熔点≤330℃;
所述低熔点聚酰胺为按照ISO 11357-3-2018标准测得DSC最大峰面积的熔融峰对应的熔点在如下范围的聚酰胺:170℃≤熔点<230℃;
所述玻璃纤维在由所述聚酰胺组合物制得的制品中的玻纤保留长度呈现双峰或以上分布状态,其中至少一个玻纤保留长度峰值小于200μm,至少一个玻纤保留长度峰值大于2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27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