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锐性超硬材料砂轮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82708.7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90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郝素叶;孙冠男;赵炯;李大水;许本超;王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D18/00 | 分类号: | B24D18/00;B24D3/32;B24D3/34;C09K3/14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杨海霞 |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锐性超硬 材料 砂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锐性超硬材料砂轮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金刚石微粉、陶瓷结合剂和糊精液经混合、造粒、烧结后得到陶瓷结合剂磨料球;将步骤(1)制备的陶瓷结合剂磨料球、陶瓷结合剂和糊精液混合、造粒、烧结后得到多孔磨料球;将步骤(2)所得多孔磨料球和树脂结合剂混合、热压烧结、整形后即得。本发明砂轮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好,特别适合超精密磨削和抛光,并且制备方法简单,容易进行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硬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锐性超硬材料砂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树脂结合剂砂轮自锐性好、弹性高,用于蓝宝石、光学玻璃、半导体材料等难加工材料的高效精密加工具有明显优势。然而树脂结合剂砂轮常用磨料为单晶金刚石微粉,其具有强度高、表面光滑的特点,磨钝后的金刚石会整颗脱落,无法通过自身微破碎实现自锐,导致金刚石利用率和砂轮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并且脱落的大颗粒金刚石在后续的磨削过程中极易造成工件深划伤,降低工件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存在的制备难题,提供一种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树脂结合剂的自锐性超硬材料砂轮加工质量好,稳定可靠,成品率高,且制备方法简单,容易进行工业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锐性超硬材料砂轮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陶瓷结合剂磨料球制备:金刚石微粉、陶瓷结合剂和糊精液经混合、造粒、烧结后得到陶瓷结合剂磨料球;
(2)多孔磨料球制备:将步骤(1)制备的陶瓷结合剂磨料球、陶瓷结合剂和糊精液混合、造粒、烧结后得到多孔磨料球;
(3)砂轮制备:将步骤(2)所得多孔磨料球、树脂结合剂、碳化硅微粉混合、热压烧结、整形后制得树脂结合剂的自锐性超硬材料砂轮。
具体的,步骤1)中,金刚石微粉的粒度为3-10μm,陶瓷结合剂粉的粒径为0.5-5μm,两者重量比为1:5-3,糊精液为金刚石微粉重量的5-10%,制得的陶瓷结合剂磨料球的平均粒径为10-62μm。烧结曲线为:以50℃/h的速率升温到450℃,保温0.5h,然后以100℃/h的速率升温到780℃,保温0.5h。
具体的,步骤2)中,陶瓷结合剂占陶瓷结合剂与陶瓷结合剂磨料球总重量的0-10%,糊精液占陶瓷结合剂磨料球重量的6%-10%,制得的多孔磨料球的平均粒径为34-165μm,烧结曲线同步骤(1)。
具体的,步骤3)中,砂轮制备时,各原料体积百分比为:多孔磨料球50-75%、树脂结合剂20-35%、碳化硅微粉5-15%。树脂结合剂优选为圣泉PF2896,
具体的,步骤3)中,砂轮热压温度为180℃,压力为15MPa,时间为4min。
本发明中,陶瓷结合剂购买自佛山市晶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自锐性超硬材料砂轮。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有益效果:
1.多孔磨料球含有多颗磨料,磨削过程中磨钝的磨料脱落后,磨料球会产生新的磨削刃,从而保证磨具持续的磨削能力,而且脱落得到磨料颗粒较小会随着磨具的冷却水带出磨削面,不至于产生划痕;
2,本发明提供的磨料为多孔结构,在砂轮制备过程中,熔融的树脂结合剂会浸渗到多孔结构中,增加了结合剂对磨料的把持力,进而提高砂轮的寿命;
3,用微粉代替大颗粒金刚石实现高效加工,可大幅节约成本;
4,砂轮中的磨料以球状的形式存在于砂轮中,提高了砂轮的成型性和自锐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27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升压电路的汽车充电系统的绝缘检测设计方法
- 下一篇:电器火灾探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