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磁盘磁力钝化装置及其钝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82168.2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6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赵雪峰;秦浩;杨勇;李辉;游科;殷小龙;袁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3/00;B24B41/06;B24B57/02 |
| 代理公司: | 日照市聚信创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9 | 代理人: | 朱瑞华 |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盘 磁力 钝化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磁盘磁力钝化装置及其钝化方法,它包括横架和竖架,所述横架水平布置,竖架垂直于横架上,横架上设有对称的两台磁盘电机,磁盘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磁盘,竖架通过电机座连接刀具电机一,刀具电机一通过联轴节连接刀具夹头一,刀具夹头一下方夹有刀具一,刀具一位于磁盘之间的间隙内,竖架上设有研磨液泵,研磨液泵通过软管向刀具一处喷研磨液。本装置结构简单,可靠。磁盘拆装方便,可以随时更换磨料。装置效率较高,可以同时实现三把刀具的钝化加工。双磁盘磁力钝化加工效率极高,时间成本可节约三分之一,且能够显著去掉刀具刃口的缺陷和毛刺。通过间接性喷射研磨液,对提高加工的效率具有显著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力钝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磁盘磁力钝化装置及其钝化方法,属于刀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经普通砂轮或金刚石砂轮刃磨后的刀具刃口存在不同程度的微观缺口,即微小崩刃与锯口,或者刃口微观过于锋利,即刃口过于薄尖,坚固能力不足,在切削过程中刀具刃口过于微观锋利不坚固易卷刃、崩刃,或其刀具刃口微观缺口易扩展,加快刀具磨损和损坏,现代高速切削加工和自动化机床对刀具性能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涂层刀具在涂层前必须经过刀口的钝化处理,才能保证涂层的牢固性和寿命,因而产生了刀具钝化。刀具钝化就是通过进行去毛刺,平整,抛光的处理,目前国内外统一名称为“刀具钝化”、“刃口钝化”、“刃口强化”、“刃口珩磨”等。
刃口钝化技术,其目的就是解决刀具磨削成形后的刀具刃口微观缺口的缺陷,使其刃口锋利值减小达到圆滑平整而不失锋利的作用,从而使刀具使用寿命增加,切削能力提升,坚固又耐用及加工工件表面光洁度也会提升的目的。经过钝化后的刀具不但切削能力、寿命提升的同时还使其加工的零件表面光洁度提升,刀具刀槽光滑平整也提升了排屑能力,减少切削力,而提升高速切削能力。
现刀具刃口钝化技术在市场上主要是机械式钝化,即刀具在机械装夹下,在磨料配方中做一定轨迹的自转和周转运动,达到对刀具的钝化,因磨料配方的不同可实现相应不同的钝化效果,但是此种方式因对刀具刃口和刀具体均发生研磨作用,材料去除程度一致,造成在磨料颗粒大磨削能力大时刀具体的抛光效果降低,粗糙度高,刃口过钝和不圆滑,磨料颗粒小时增加钝化时间不好把握钝化效果,而另一技术干式磁粉钝化需使用到机械手单件单件的钝化,钝化效率低,设备成本高,所以现有的刀具刃口磁力钝化设备还是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磁盘磁力钝化装置及其钝化方法,它是一种结构简单、实用、设备成本低,适用性强,操作简单、能够根据所钝化刀具直径范围对应相应尺寸实现最优钝化圆周梯度磁场,磁盘表面圆周梯度磁场的分布,使磁磨液的磁粉做固定范围渐变轨迹运动的一种用于刀具刃口磁力钝化的磁场布置盘的制作方法及其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的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磁盘磁力钝化装置,它包括横架和竖架,所述横架水平布置,竖架垂直于横架上,横架上设有对称的两台磁盘电机,磁盘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磁盘,竖架通过电机座连接刀具电机一,刀具电机一通过联轴节连接刀具夹头一,刀具夹头一下方夹有刀具一,刀具一位于磁盘之间的间隙内,竖架上设有研磨液泵,研磨液泵通过软管向刀具一处喷研磨液。
所述横架的两侧对称连接有纵架,纵架与横架相互垂直且在同一平面上,纵架通过底座连接有刀具电机二,所述刀具电机二通过联轴节连接刀具夹头二,刀具夹头二上夹有刀具二,刀具二位于磁盘之间的间隙内。
所述竖架上还设有定时器,定时器通过导线与刀具电机一和刀具电机二电连接。
所述磁盘为汝铁硼磁铁,磁盘的厚度为80-120mm,磁盘之间的间距为10-15mm。
所述磁盘电机和刀具电机一为变频电机。
所述刀具电机二为为变频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21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