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挖盲区预处理方法及隧道掘进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82040.6 | 申请日: | 202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7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范磊;刘娇;孙恒;贺飞;冯战勇;徐姣姣;薛广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02D9/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子龙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挖 盲区 预处理 方法 隧道 掘进 施工 | ||
1.一种开挖盲区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具体为:
确定开挖盲区中基岩或桩基侵入的位置,然后对该位置的基岩或桩基进行预处理,所述的预处理包括对该位置的基岩或桩基进行破碎;
所述的预处理过程中对基岩或桩基进行破碎通过沿隧道掘进机的掘进路径对开挖盲区的基岩或桩基进行打孔来实现;
所述的预处理过程中的打孔操作包括通过顶管机沿非圆形断面掘进机的掘进路径对开挖盲区内的基岩或桩基进行打孔,且在打孔完成后,取出顶管机的主机和孔洞内的管节;
所述的预处理还包括对打好的孔洞进行回填;
所述的预处理的具体方式为:
在基岩或桩基仅侵入隧道掘进机的掘进路径的局部位置时,将顶管机对准断面的开挖盲区内的基岩或桩基所在位置,然后通过顶管机的掘进对该位置进行打孔,直到打通该位置的基岩或桩基;
顶管机前侧孔洞形成封闭空间,然后向该封闭空间中注入回填介质,并在回填介质的反推作用下将顶管机主机及孔洞内的各管节从孔中顶出,随之完成孔洞回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盲区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处理还包括对破碎的基岩或桩基进行软质填料的置换,以便于后续非圆形断面掘进施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盲区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
如果开挖盲区中基岩或桩基侵入位置距离始发井和接收井中的一个较近,在始发井和接收井两个中距离基岩或桩基侵入位置较近的一个内对开挖盲区中的基岩或桩基进行所述的预处理;
如果开挖盲区中基岩或桩基侵入整个隧道掘进机的掘进路径,从始发井和接收井中的任一个内对开挖盲区中的基岩或桩基进行所述的预处理,或者同时从始发井和接收井对开挖盲区中的基岩或桩基进行所述的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盲区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在通过向封闭空间中注入回填介质反推顶管机主机的同时,从顶管机的后端通过回退油缸辅助拉回管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挖盲区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将顶管机自带的液压顶推装置的顶推油缸反装构成所述的回退油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挖盲区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在向封闭空间中注入回填介质时,通过顶管机自带的泥水平衡注浆系统进行回填。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挖盲区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在顶管机掘进和顶管机各管节回退的过程中,通过注入减摩剂减小设备外侧面与孔洞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挖盲区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在对盲区内的基岩进行打孔之前,根据盲区内的基岩分布以及水文因素,选择打孔设备;当盲区内的基岩为硬岩、富水地质时,采用顶管机进行打孔;当盲区内的基岩为无水硬岩地层时,采用凿岩钻机打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挖盲区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当盲区内的基岩为无水硬岩地层时,采用凿岩钻机分别从始发井和接收井同时对向打孔。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挖盲区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预处理过程中,孔洞回填介质为填土。
11.一种隧道掘进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具体为:
首先采用开挖盲区预处理方法对非圆形断面掘进机的开挖盲区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非圆形断面掘进施工;
其中,所述的开挖盲区预处理方法为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开挖盲区预处理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20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