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片状电触头成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1104.0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3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培;刘隽义;张明江;缪循晓;颜小芳;邹吉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福达合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9/02 | 分类号: | B21J9/02;B21J13/02;B21J13/03;B21J13/14;H01H11/04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朱海晓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片状 电触头 成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片状电触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固定架(1)、预成型冲模(2)、预成型顶针(3)、底模固定架(4)、成型底模(5)、成型底模顶针(6)、终镦成型冲模(7);
所述预成型冲模(2)固定在动模固定架(1)上,所述预成型顶针(3)设置在预成型冲模(2)内与预成型冲模(2)成滑配结构;
所述终镦成型冲模(7)固定在动模固定架(1)上;
所述成型底模(5)固定在底模固定架(4)上,所述成型底模顶针(6)设置在成型底模(5)内与成型底模(5)成滑配结构;
所述动模固定架(1)设置在底模固定架(4)设有成型底模(5)的一侧,所述动模固定架(1)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可使动模固定架(1)为向底模固定架(4)方向反复位移的第一运动模式以及使动模固定架(1)在预成型冲模(2)对准成型底模(5)和终镦成型冲模(7)对准成型底模(5)之间切换的第二运动模式;
所述预成型冲模(2)与成型底模(5)相合后形成圆台型的模腔;
所述片状电触头成型装置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成型底模顶针(6)至少部分相对成型底模(5)表面凸起,驱动动模固定架(1)使预成型冲模(2)对准成型底模(5);
将裁切好的电触头丝材(8)设置在成型底模(5)和预成型冲模(2)之间;
步骤二、驱动动模固定架(1)向靠近底模固定架(4)方向运动,同时预成型顶针(3)回缩,对电触头丝材(8)进行挤压使其变成预成型冲模(2)与成型底模(5)相合后形成的模腔形状;
步骤三、驱动动模固定架(1)向远离底模固定架(4)方向运动,同时预成型顶针(3)顶出;
步骤四、驱动动模固定架(1)使终镦成型冲模(7)对准成型底模(5);
步骤五、驱动动模固定架(1)向靠近底模固定架(4)方向运动,对电触头丝材(8)进行挤压变形成为最终的片状电触头尺寸;
步骤六、驱动动模固定架(1)向远离底模固定架(4)方向运动,同时成型底模顶针(6)回退进成型底模(5)内,使片状电触头脱模、掉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电触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底模顶针(6)为圆柱形,且直径小于模腔对应成型底模(5)一侧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电触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成型冲模(2)内设有缓冲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电触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底模(5)内设有缓冲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电触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成型冲模(2)、预成型顶针(3)、成型底模(5)、成型底模顶针(6)、终镦成型冲模(7)与材料接触的表面均采用钨钢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电触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成型冲模(2)、终镦成型冲模(7)上下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福达合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福达合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11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激光协同负载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方法
- 下一篇:工装板结构及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