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点漏洞的扫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1027.9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2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栗会峰;李铁成;栗维勋;杨立波;马斌;孙广辉;王强;赵鹏;贾鹏洲;刘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7 | 分类号: | G06F21/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地址: | 05002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点 漏洞 扫描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 ||
1.一种节点漏洞的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工控系统漏洞信息、目标工控系统的漏洞扫描信息以及目标工控系统的网络拓扑信息;
根据所述工控系统漏洞信息、目标工控系统的漏洞扫描信息以及目标工控系统的网络拓扑信息,生成目标攻击图,所述目标攻击图用以表征所述目标工控系统中各节点之间的攻击路径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攻击图,分别计算所述目标工控系统内各节点的漏洞风险等级;
根据所述各节点的漏洞风险等级,确定目标系统的漏洞扫描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控系统漏洞信息、目标工控系统的漏洞扫描信息以及目标工控系统的网络拓扑信息,通过以下过程确定:
根据预设漏洞数据库获取所述工控系统漏洞信息;
根据预设扫描工具以及目标工控系统,确定所述目标工控系统的漏洞扫描信息以及目标工控系统的网络拓扑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工控系统漏洞信息、目标工控系统的漏洞扫描信息以及目标工控系统的网络拓扑信息,生成目标攻击图,包括:
根据所述工控系统漏洞信息、目标工控系统的漏洞扫描信息以及目标工控系统的网络拓扑信息,生成初始攻击图;
对所述初始攻击图进行节点筛选,生成目标攻击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初始攻击图进行节点筛选,生成目标攻击图,包括:
将所述初始攻击图中属于同一主机的节点进行合并,生成目标攻击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攻击图,分别计算所述目标工控系统内各节点的漏洞风险等级,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攻击图以及预设漏洞取值表,分别确定各节点的漏洞被利用概率以及漏洞利用价值;
根据所述漏洞被利用概率以及漏洞利用价值,确定各节点的漏洞风险值;
根据所述各节点的漏洞风险值以及预设风险分析数据库,分别确定各节点的漏洞风险等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攻击图以及预设漏洞取值表,分别确定各节点的漏洞被利用概率以及漏洞利用价值,包括:
从所述目标攻击图中提取各节点的防御强度信息、攻击成本信息以及漏洞出现概率信息;
根据所述防御强度信息、攻击成本信息、漏洞出现概率信息以及所述预设漏洞取值表,确定各节点的漏洞被利用概率;
从所述目标攻击图中提取各节点的漏洞实际价值信息以及漏洞攻击模式信息;
根据所述漏洞实际价值信息、漏洞攻击模式信息以及所述预设漏洞取值表,确定各节点的漏洞利用价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公式确定所述漏洞风险值:
P=pi×qi,
其中,P表示所述漏洞风险值,pi表示漏洞i被利用概率,q表示漏洞i的利用价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节点的漏洞风险等级,确定目标系统的漏洞扫描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各节点的漏洞风险等级,确定所述漏洞扫描策略的扫描周期;
和/或,根据所述各节点的漏洞风险等级,确定所述漏洞扫描策略的扫描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节点的漏洞风险等级,确定所述漏洞扫描策略的扫描周期,包括:
当所述节点的漏洞风险等级为第一等级时,将第一周期设置为对应节点的扫描周期;
当所述节点的漏洞风险等级为第二等级时,将第二周期设置为对应节点的扫描周期;
当所述节点的漏洞风险等级为第三等级时,将第三周期设置为对应节点的扫描周期,所述第一周期大于所述第二周期,所述第二周期大于所述第三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102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