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月球数据三维可视化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0782.5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3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张悠;古赛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F16/26;G06T17/05;G06F9/5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月球 数据 三维 可视化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月球数据三维可视化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层,用于收集月球相关数据;服务层,用于响应用户请求加载所述相关数据,将相关数据分成多个块;渲染层,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块生成多个瓦片,将所述多个瓦片进行拼接形成图片,对所述图片进行渲染;展示层,用于展示渲染后的图片。本发明有利于提高精度以及使用户体验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可视化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月球数据三维可视化系统。
背景技术
探月工程不断壮大和发展,月球探测仪器传回的大量数据为构建月球可视化平台提供了素材,如何发布和展示这些数据便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尽管苏联在1959年10月获得了第一张月球背面影像,但是月球数字化的进程非常缓慢。直到1998年数字地球的概念被首次提出,数字地球实现了将计算机科学技术融入到地理科学中,为统一协调地展示地球和处理地球信息提供了有的解决方案。而数字月球的概念是建立在数字地球的基础上的,它可以看作是数字地球的延伸和发展。
在数字地球的基础上,随着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学、环境科学等的不断发展,相关开发技术日益完善和丰富,对月球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与可视也成了势不可当的趋势。但是目前数字月球平台的功能都比较局限,精度有待提高。大多数月球可视化系统只提供基础的形貌浏览功能,缺乏丰富性、完整性和成熟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可视化平台精度低、功能单一、可操作性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视化平台精度高、功能丰富、可操作性强的月球数据三维可视化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月球数据三维可视化系统,包括:数据层,用于收集月球相关数据;服务层,用于响应用户请求加载所述相关数据,将相关数据分成多个块;渲染层,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块生成多个瓦片,将所述多个瓦片进行拼接形成图片,对所述图片进行渲染;展示层,用于展示渲染后的图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关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影像数据和地形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层包括GIS地图服务和应用服务,所述地图服务使用GIS框架响应用户请求加载相关数据,所述应用服务用于将相关数据分成多个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渲染层包括地图引擎和图标库,所述地图引擎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块生成多个瓦片,所述图标库用于将所述多个瓦片进行拼接形成图片,对所述图片进行渲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展示层包括图层显示与管理模块、地形显示与分析模块、地标显示模块、数据查询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形显示与分析模块中的地形分析包括:根据交互操作获取的起始点进行插值计算;根据插值点和起始点获取各点高程数据,并获取最大、最小高程值;添加贴地线的绘制,通过在场景中添加实体完成;根据上述数据进行图表绘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交互操作获取的起始点进行插值计算时,创建一个变量profile作为ECharts图表的配置信息以及在分析过程中储存数据的对象,包括X/Y轴数据、最大、最小高程值、插值后无高程的采样点集合、带有高程的可渲染的采样点集合,再设置一个采样点数目,进行插值计算,将计算得出的插值点的距离数据作为其在X轴上的位置保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标显示模块提供了加载KML格式数据和加载网络矢量图层服务两种方式的地名显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查询模块中,通过Ajax请求GeoServer中发布的WFS服务要素信息,并运用CQL语句对要素进行过滤查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月球数据三维可视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集月球相关数据;响应用户请求加载所述相关数据,将相关数据分成多个块;根据所述多个块生成多个瓦片,将所述多个瓦片进行拼接形成图片,对所述图片进行渲染;展示渲染后的图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07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