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成型瓶具用的玻璃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80504.X | 申请日: | 202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9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泉;苏谦;朱伟国;王春坊;陆佳明;毛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建华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9/347 | 分类号: | C03B9/347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 地址: | 21555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成型 瓶具用 玻璃 模具 | ||
一种一次成型瓶具用的玻璃模具,属于玻璃模具技术领域。包括闷头、口环、冲头、冷却器及口模,闷头位于口模的上方且与口模配合,口环设在口模内且位于口模的下方,口环的中央有口环冲头运动腔,冲头与口环配合,冲头具有冷却器容纳腔,冷却器与冲头配合,特点,在口模上且对应于口模腔的上部的位置有闷头配合腔,闷头配合腔腔底壁的中央设闷头瓶底成型头配合孔,在闷头的下表面构成有瓶底成型头,瓶底成型头与闷头瓶底成型头配合孔配合,闷头的下部与闷头配合腔配合;在口环上开设有口模腔气体排出孔。降低闷头的加工制造难度;提高对闷头自身的冷却速度,提高瓶底成型头对口模腔的玻璃熔体的瓶底成型速度且保障成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成型瓶具用的玻璃模具。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玻璃模具有初模和成模之分,先将处于熔融状态的玻璃熔体引入初模,在初模内成型出玻璃容器雏形(业界习惯称“初坯”),再由行列机的机械手将初坯转移至成模并吹制成型。由前述说明可知,每成型出一件玻璃容器,需要使用前述的初模和成模两套模具。这种成型模式即成型方式长期以来普遍受到制瓶业界的认可,尤其被约定俗成地认可为是必择之工艺。但是客观上至少存在以下缺憾:一是由于需要经过自成型出初品至成型出成品的两个过程,因而工艺过程相对冗长,影响成型效率;二是由于需要投用初模和成模两套模具,因而模具投用量大,致使制瓶用的装备成本提高;三是由于分阶段成型,因而消耗能源大,与目前全社会倡导的节能型、节约型经济精神不相适应;四是制瓶生产厂商的行列机的效能会受到显著影响;五是对于诸如具有四个棱(瓶体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并且底部既平坦又相对较厚的化妆品瓶而言,难以成型出令业界期望的棱线部位轮廓理想及底面平滑光洁的效果的瓶体。
中国专利CN209292200U推荐有“一种用于一次成型制瓶工艺的玻璃模具”,由于该专利能够利用一套模具成型出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化妆品瓶之类的玻璃容器,因而基本上能够消除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诸多欠缺,但是该专利仍存在以下缺憾:首先,从该专利的图示结构可以看出在闷头上具有与模腔相通的气道,该气道的功能虽然在说明书中未提及,但依据专业常识可知其用于扑气,所谓的扑气是将压缩空气通入模内,迫使玻璃料向下进入模腔并充分镶嵌,以便制成瓶头,扑气结束,扑气头又作为初模的底参加到吹气工作,然而对于化妆品瓶而言,实质上是不必要使闷头具有扑气功能的,只要满足瓶体的底部成型要求即可。于是在闷头上设置扑气通孔一方面会增加闷头结构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增大闷头的加工难度;其次,由于结构设计上的原因,在成型过程中,当冲头向上位移时,由于产生于模腔中的空气无法向外界排出,因而瓶具成型效果如外形及表面光洁度等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鉴于前述情形,有必要继而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简化闷头结构而得以方便制作、有利于将模腔中的气体排向外界而得以增进对瓶具的成型效果的一次成型瓶具用的玻璃模具。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一次成型瓶具用的玻璃模具,包括一闷头、一口环、一冲头、一冷却器以及一在使用时朝向合模面的一侧对置的并且具有口模腔的口模,闷头位于口模的上方并且与口模相配合,口环设置在口模内并且位于口模的下方,该口环的中央构成有一口环冲头运动腔,冲头在对应于口环冲头运动腔的位置上下运动地与口环相配合,并且该冲头具有一冷却器容纳腔,冷却器在对应于冷却器容纳腔的位置与冲头相配合,特征在于,在所述口模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口模腔的上部的位置构成有一闷头配合腔,在该闷头配合腔的闷头配合腔腔底壁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闷头瓶底成型头配合孔,该闷头瓶底成型头配合孔与所述口模腔相通,在所述闷头的下表面并且在对应于所述闷头瓶底成型头配合孔的位置构成有一凸出于所述闷头的下表面的瓶底成型头,该瓶底成型头与所述闷头瓶底成型头配合孔相配合,闷头的下部与所述闷头配合腔相配合;在所述口环上并且在彼此面对面的位置各开设有一与所述口环冲头运动腔相通的口模腔气体排出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闷头呈圆锥台的形状并且在闷头的上部的外壁上延伸有一对限位凸缘,该对限位凸缘围绕闷头的上部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建华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建华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05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