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立柱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9704.3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2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宁英杰;杨延龙;白丽辉;黄祎涵;龚世文;赵颖超;蒋凯程;陈旭光;孙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8;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张云波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立柱 | ||
一种预制立柱,包括灌浆套筒组、框架钢筋和混凝土,灌浆套筒组连接于框架钢筋上,混凝土填充与框架钢筋内;所述框架钢筋上下两端分别形成承台面和盖梁面,框架钢筋穿过承台面和盖梁面;所述灌浆套筒组包括承台灌浆套筒组和盖梁灌浆套筒组,承台灌浆套筒组位于承台面上方的框架钢筋上,盖梁灌浆套筒组位于承台面上方的框架钢筋上;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单独预制预埋段、承台段和盖梁段,灌浆套筒安装于预埋段、承台段和盖梁段之间,保证和盖梁、承台对接时的精度要求。骨架钢筋在胎座上加工完成,保证箍筋间距和位置,确保预埋件位置准确,提高受力性能和安全性,且在承台段上预留了排水孔,便于立柱和盖梁的排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立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立柱。
背景技术
预制立柱产品,在桥梁施工和建造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但传统的现浇立柱产品在构件的精度要求上难以保证,不能做到盖梁与立柱、小箱梁的精准拼接。同时现场施工条件要求高,对周边居民生活条件、交通通行情况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现有的现浇盖梁存在以下缺点:1、现场拼装钢筋笼箍筋间距、主筋间距、预埋件位置难以精确控制,使得浇筑出来的成品受力情况与设计图纸存在偏差,降低了桥梁安全性;2、现浇立柱需等混凝土强度达到强度标准后才可进行下一步工序,使得工期延长且成本提高;3、现场绑扎钢筋笼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工人进行绑扎,人力成本高且速度慢、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提成立柱整体质量、提高桥梁装配效率的预制立柱。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立柱,包括灌浆套筒组、框架钢筋和混凝土,灌浆套筒组连接于框架钢筋上,混凝土填充与框架钢筋内;所述框架钢筋上下两端分别形成承台面和盖梁面,框架钢筋穿过承台面和盖梁面;所述灌浆套筒组包括承台灌浆套筒组和盖梁灌浆套筒组,承台灌浆套筒组位于承台面上方的框架钢筋上,盖梁灌浆套筒组位于承台面上方的框架钢筋上;所述承台灌浆套筒组处设有与框架钢筋相连的第一箍筋组,盖梁灌浆套筒组处设有与框架钢筋相连的第二箍筋组;所述灌浆套筒组上下两端的框架钢筋通过灌浆套筒组拼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框架钢筋包括相连接的横向钢筋、竖向钢筋和纵向钢筋,且框架钢筋自下而上分为依次连接的预埋段、承台段和盖梁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承台灌浆套筒组连接于承台段底部,预埋段顶部插接于承台灌浆套筒组内,同理盖梁灌浆套筒组连接于盖梁段底部,承台段顶部插接于盖梁灌浆套筒组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承台灌浆套筒组和承台段上均设有第一箍筋组,第一箍筋组处设有开槽,开槽处设有排水管,预埋段、盖梁段和盖梁灌浆套筒组上设有第二箍筋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箍筋组包括第一框型钢筋、大梯形钢筋、小梯形钢筋和第一弯折钢筋,大梯形钢筋和小梯形钢筋纵向连接于第一框型钢筋上,第一弯折钢筋横向连接于第一框型钢筋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大梯形钢筋和小梯形钢筋对称设置于第一框型钢筋的中心两侧,第一弯折钢筋也对称设置于第一框型钢筋的中心两侧,第一弯折钢筋两端形成有向内弯曲的弯折段,小梯形钢筋位置与开槽相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箍筋组包括第二框型钢筋、矩形钢筋和第二弯折钢筋组,矩形钢筋纵向连接于第二框型钢筋上,第二弯折钢筋组横向连接于第二框型钢筋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矩形钢筋对称设置于第二框型钢筋的中心两侧,第二弯折钢筋组对称设置于第二框型钢筋的中心两侧,第二弯折钢筋组包括相对应的两根第二弯折钢筋,同组的第二弯折钢筋两端形成有向内弯曲的弯折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承台灌浆套筒组和盖梁灌浆套筒组底部均设有砂浆垫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承台段侧面设有钢筋网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97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