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复式河道湿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9241.0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7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黄琪;刘丽贞;方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330045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河道 生态 修复 复式 湿地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河道水体生态净化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复式河道湿地系统,包括框架和种植框,框架的两侧均固定有与河道河床相固定的固定座,且框架的前后侧均卡合有拦网,所述框架的内部填充有火山石,种植框内种有沉水植物。本发明设计巧妙,汛期调节机构可以带动种植框上升,以便于沉水植物可以吸收微量的光源,促进光合作用,有效的解决了汛期来临后水面上升阻隔光源导致沉水植物无法生长以及死亡的问题,提高了河水治理的效果,降低了维护成本,实现枯水期和汛期的切换使用,换水补氧机构利用河道上面的横风带动提升绞龙的转动,将深水提取至水面上,实现换水补氧的作用,有益于水质修复,且无需能源消耗,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水体生态净化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复式河道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河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河道水质日益恶化,生态河道治理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人工修复措施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活动,生态河道治理从适宜生物栖息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工程对水文、水深、流速、底质、河道形态、断面形式及材料等多方面生境因子的影响,构建适宜生物栖息及繁殖的生境条件,生态河道治理宜尽量保留河道天然的形态及断面,控制截弯取直,河道断面宽度及形式避免均一化、单一化,生态河道的护岸宜根据河道功能需要刚柔结合,因地制宜,护岸材料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选取具有较好透水性、有利于水体交换,适宜动植物生长的生态亲和性较佳材料,优先选取当地天然材料,河道生态绿化在满足河道生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宜尽量保留、利用河道两侧现有植被,合理配置不同习性的植物,营造植物群落结构及生态景观多样的植物带;植物宜选择土著种。
但是沉水植物也需要少量的光合作用,因此在汛期来临后水面上升阻隔了光源容易导致沉水植物死亡,严重影响了治理效果,且增加了维护成本,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复式河道湿地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复式河道湿地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复式河道湿地系统,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两侧均固定有与河道河床相固定的固定座,且框架的前后侧均卡合有拦网,所述框架的内部填充有火山石,且框架的上方设置有种植框,所述框架与种植框之间通过汛期调节机构相连,且框架的上方位于种植框的两侧位置处固定有导向机构,所述种植框的前后侧均固定有换水补氧机构,且种植框的内部设置固定有石笼,所述石笼的内部填充有滤料,且石笼的上方种植有沉水植物,所述沉水植物的根系扎根于滤料中。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汛期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框架和种植框的气囊以及对称固定安装于种植框前侧的第一潜水泵和第二潜水泵,所述第一潜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气囊中,所述第二潜水泵的抽水端连接有抽水管,且第二潜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抽水管的抽水端延伸至气囊中。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为一种天然橡胶材质的构件,且气囊的厚度为3mm,所述气囊的高度为3米。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对称固定于框架上方两侧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内侧均与种植框的两侧壁相贴合,且两个侧板的内侧均对称开设有导向槽,两个所述侧板的上方固定有供电机构。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种植框的外侧壁对应导向槽的位置处均固定有导向凸起,导向凸起与导向槽相适配。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电机构包括固定于两个所述侧板上方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方固定有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结构的密封仓,所述密封仓的斜面上安装有光伏板,且密封仓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和远程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师范大学,未经江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92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带多路触点结构的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