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蜂鸣器引脚校正与对中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79030.7 | 申请日: | 202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7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姚得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沂市承翔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25J9/10;B25J9/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缪友益 |
| 地址: | 2214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蜂鸣器 引脚 校正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蜂鸣器引脚校正与对中机构,包括立座板,位于所述立座板的顶部垂直连接有柱杆,所述柱杆的右侧设置有横垫板,所述横垫板的底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嵌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连接有调向组件,位于所述调向组件的右下侧连接有铸盘组件,所述柱盘组件的底部连接有校正组件;所述校正组件包括直板,位于所述直板的顶部中间设置有用于组合连接的柱管,且直板的底部两侧对称连接有液压缸。本发明的校正组件,通过使用气囊结构统一注入气体进行膨胀,然后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同时配合调向组件进行校正,避免机械式夹具进行夹紧固定损坏工件,可对工件进行快速灵活的固定,辅助进行校正,较为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蜂鸣器引脚校正与对中机构。
背景技术
蜂鸣器是一种电子讯响器,广泛适用于计算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游戏机、打印机、复读机、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为发声器件,现有生产过程是蜂鸣器引脚座和上壳分别生产后进行装配,其中引脚座上的引脚往往通过机械的方式校正。
现有的电子蜂鸣器引脚校正与对中装置是采用夹持组件将电子蜂鸣器夹持后,再对电子蜂鸣器的引脚进行矫正,夹持组件为固定形状,与电子蜂鸣器外壁的接触面积是固定的,对于不同形状不同直径的电子蜂鸣器,固定形状的夹持组件的匹配度低,夹持面积有限,电子蜂鸣器的位置稳定性低,容易在引脚校正与对中过程中因电子蜂鸣器的位置不稳定造成矫正失误,并且多数夹持部件采用硬性材料,力度稍微控制不当,易损坏工件,使用较为不便。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蜂鸣器引脚校正与对中机构,解决了:现有固定形状的夹持组件的匹配度低,夹持面积有限,电子蜂鸣器的位置稳定性低,容易在引脚校正与对中过程中因电子蜂鸣器的位置不稳定造成矫正失误,并且多数夹持部件采用硬性材料,力度稍微控制不当,易损坏工件,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子蜂鸣器引脚校正与对中机构,包括立座板,位于所述立座板的顶部垂直连接有柱杆,所述柱杆的右侧设置有横垫板,所述横垫板的底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嵌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连接有调向组件,位于所述调向组件的右下侧连接有铸盘组件,所述柱盘组件的底部连接有校正组件;
所述校正组件包括直板,位于所述直板的顶部中间设置有用于组合连接的柱管,且直板的底部两侧对称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垂直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垂直设置有两个夹板,位于所述夹板的外壁底部均匀等距设置有若干个通气管道,所述夹板外壁的中间还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通过塑料管连通若干个所述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的内部延伸至夹板的内部且终端连接有可膨胀的气囊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气囊结构为椭圆形体的橡胶气囊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气囊结构包括呈柱状的橡胶气囊袋,所述橡胶气囊袋的顶部设置有弹性且呈半球型体的凸包,且橡胶气囊袋的内部还设置有压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调向组件包括呈水平的柱板,位于所述柱板的左侧设置有子杆,且柱板的右侧开设有呈长方形体的槽口,柱板的右侧底端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右端与铸盘组件可拆式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夹板与扣板可拆式相连接,且夹板与扣板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且通过螺栓调整两个夹板之间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沂市承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新沂市承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90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