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叠式裸电芯、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7973.6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7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玉正日;梁听;徐慧;邓伟;姚瑶;刘广明;周勇;胡学平;杨庆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5 | 分类号: | H01M10/0585;H01M10/04;H01M10/052;H01M50/193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高俊萍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叠 式裸电芯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层叠式裸电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层叠负极(3)、隔膜(1)以及正极(2)形成电芯,所述隔膜(1)为多层,分布于正极(2)与负极(3)之间;
S2、配置涂胶溶液,将涂胶溶液涂覆至S1中所制得电芯边缘上干燥固化后获得边缘包覆绝缘层(5)的叠片电芯;
所述S2中的涂胶溶液按质量分数包括如下组分:1~45%交联剂,0.5~10%增粘剂,2%~10%改性剂以及35%~96.5%溶剂,其中交联剂为α-氰基丙烯酸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裸电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涂胶溶液的涂覆方式包括喷涂、刷涂、点涂以及浸涂中任意一种,绝缘层(5)覆盖于裸电芯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式裸电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电芯四个边缘角包覆有绝缘层(5),正极(2)和负极(3)边缘以及隔膜(1)通过绝缘层(5)连通;所述绝缘层(5)边缘覆盖面积为4~100mm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式裸电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于电芯不含极耳(4)的一侧边缘包覆有绝缘层(5),正极(2)和负极(3)的边缘以及隔膜(1)通过绝缘层(5)连通,绝缘层(5)对正极(2)和负极(3)边缘和隔膜(1)边缘实现共形包覆;所述正极(2)边缘被覆盖的深度不大于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裸电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为聚丙烯酸酯,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丙烯腈共聚物,氰基丙烯酸酯马来酸二炔丙酯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裸电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包括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腈及其改性物,聚醚类如聚环氧乙烯,聚环氧丙烯中一种或者多种混合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裸电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丙酮,丁酮,碳酸二甲酯,乙二醇二甲醚,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8.一种层叠式裸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3)、隔膜(1)以及正极(2),层叠负极(3)、隔膜(1)以及正极(2)形成电芯,所述隔膜(1)为多层,分布于正极(2)与负极(3)之间,所述电芯边缘上涂覆有涂胶溶液,绝缘层(5)覆盖于裸电芯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叠式裸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不含极耳(4)的一侧边缘包覆有绝缘层(5),正极(2)和负极(3)的边缘以及隔膜(1)通过绝缘层(5)连通,绝缘层(5)对正负极(3)边缘和隔膜(1)边缘实现共形包覆;所述正极(2)边缘被覆盖的深度不大于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叠式裸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四个边缘角包覆有绝缘层(5),正负极(3)边缘以及隔膜(1)通过绝缘层(5)连通;所述绝缘层(5)边缘被覆盖面积为4~100mm2。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叠式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溶液的涂覆方式包括喷涂、刷涂、点涂以及浸涂中任意一种。
12.一种层叠式裸电芯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式电芯置于电池外壳中,所述电池外壳为铝壳或铝塑膜,于所述电池外壳中填充有非水电解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79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