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浅层地下水氯代烃污染原位修复的套筒式生物电化学反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77268.6 | 申请日: | 202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1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灵;柏才华;曹迪;王爱杰;汪四培;孙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1/467;C02F101/3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邓宇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下水 氯代烃 污染 原位 修复 套筒 生物电 化学 反应器 | ||
1.一种用于浅层地下水氯代烃污染原位修复的套筒式生物电化学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反应器包括阳极(6)、阴极、PVC管(5)、底筒(7)和止回球(8),所述的阴极包括表面均匀布孔的不锈钢圆筒(2)和碳毡(3),碳毡(3)通过导电胶粘附在不锈钢圆筒(2)的内壁;所述的底筒(7)分为上段和下段,上段为直筒结构,下段为锥筒结构,底筒(7)的上段边缘与不锈钢圆筒(2)的下边缘连接,止回球(8)位于底筒(7)的下段内;阳极(6)为由碳纤维和钛丝缠绕形成的刷状结构,阳极(6)位于不锈钢圆筒(2)内,且PVC管(5)位于阳极(6)和阴极之间,阳极(6)和阴极通过外接直流电源(9)实现电连接;
所述的PVC管(5)管径为2.5cm,长度为200cm,且在表面均匀布孔;
所述的阴极和阳极(6)可以同时工作,在同一体系中营造氧化和还原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浅层地下水氯代烃污染原位修复的套筒式生物电化学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圆筒(2)的开孔率为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浅层地下水氯代烃污染原位修复的套筒式生物电化学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圆筒(2)直径为4cm,长度为201cm,距离不锈钢圆筒(2)的上边缘5mm处周向开上边缘孔,孔径为8mm,且沿周向均布8个上边缘孔;距离不锈钢圆筒(2)的下边缘5mm处周向开下边缘孔,孔径为5mm,且沿周向均布4个下边缘孔;从距离不锈钢圆筒(2)的上边缘1.5cm处开始直到不锈钢圆筒(2)的下边缘部分均匀布孔,孔径为1.5cm,沿周向方向每行均布6个孔,轴向方向相邻孔间最小距离为1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浅层地下水氯代烃污染原位修复的套筒式生物电化学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边缘孔用于反应器的固定和与外接直流电源(9)的负极连接,且为保证电流分布均匀使用钛丝将8个上边缘孔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浅层地下水氯代烃污染原位修复的套筒式生物电化学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筒(7)的上段直径为4cm,高度为5cm,距离上段上边缘5mm处周向开孔,孔径为5mm,且沿周向均布4个孔,底筒(7)的上段开孔和下边缘孔对应,且使用钛丝穿过上段开孔和下边缘孔将底筒(7)和不锈钢圆筒(2)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浅层地下水氯代烃污染原位修复的套筒式生物电化学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筒(7)下段的锥筒结构高度为5cm,进口直径为4cm,出口直径为2c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浅层地下水氯代烃污染原位修复的套筒式生物电化学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回球(8)的直径为2.5c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浅层地下水氯代烃污染原位修复的套筒式生物电化学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VC管(5)的两端分别套装胶垫圈,PVC管(5)通过胶垫圈实现其在不锈钢圆筒(2)内的位置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浅层地下水氯代烃污染原位修复的套筒式生物电化学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6)直径为2cm,长度为201cm,距离阳极(6)的顶端1cm部分未缠绕碳纤维,钛丝弯折成孔,该孔用于与外接直流电源(9)的正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72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