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网运维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6117.9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1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喆;张健榕;曾伟章;黄庆铿;李焕欣;陈嘉杰;叶俊鸿;王宇;臧平宇;彭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G06K9/62;G06Q10/0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网运维 监测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运维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监测设备包括监测模块、通信终端、通信模块和配电网自动化服务器,监测模块,通过网络实现线路状态监测,得到故障数据信息;通信模块,用于实现监测模块与通信终端的连接,将监测模块获取的故障数据信息传输至通信终端;通信终端,对故障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和处理;配电网自动化服务器,通过互联网与通信终端相连,展示故障的分类和处理结果。本发明能够对配网故障点进行检测及定位,可远程对线路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了配电线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运维故障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配网运维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配网作为输配电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实现自动化的程度与供用电的质量和可靠性密切相关。在我国整个电力系统中,配电设备点多面广,配网是最为薄弱的环节,配网结构复杂,故障多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又称小电流接地故障)后,系统可以带故障运行一段时间,且瞬时故障可自行恢复,供电可靠性较高。但接地故障会产生过电压,危害系统安全,甚至导致线路跳闸,造成供电中断。为保证系统安全和供电可靠性,必须迅速确定故障点位置以采取处理措施。但配网的监测管理至今仍比较落后,无法适应日益增强的供电可靠性的需要。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配网运维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网运维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能够对配网故障点进行检测及定位,可远程对线路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了配电线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网运维监测设备,包括:监测模块、通信终端、通信模块和配电网自动化服务器,其中,
所述监测模块,通过网络实现线路状态监测,得到故障数据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实现监测模块与通信终端的连接,将监测模块获取的故障数据信息传输至通信终端;
所述通信终端,对故障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和处理;
所述配电网自动化服务器,通过互联网与通信终端相连,展示故障的分类和处理结果。
优选的,所述监测模块包括COTDR功能单元、WDM合波分波单元、分析单元和反射单元,其中,
所述COTDR功能单元分别与WDM合波分波单元和分析单元相连,所述WDM合波分波单元与COTDR功能单元连接与被测光缆相连;所述COTDR功能单元,发送连续的激光脉冲信号作为测试波;所述WDM合波分波单元,合波在发送端将被监测纤芯的业务波和检测波复用汇合在一根光缆纤芯;分波是在接收端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分离,传输至不同的通道;所述分析单元,根据测试波返回的脉冲信号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呈现光缆的长度、损耗、故障点位置信息,为维护人员提供线路故障数据信息;所述反射单元,将测试波进行反射回传至WDM合波分波单元。
优选的,所述通信终端包括分类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分类单元,对故障数据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并根据故障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所述处理单元,与分类单元相连,用于对不同类别的故障进行区别性处理。
优选的,还包括管理模块,所述管理模块与所述通信终端相连,根据故障的分类和处理结果实现现场运维作业的规范化管理。
优选的,所述管理模块包括运维任务管理单元、任务下载单元、运维流程指导单元、现场监控单元、任务回传单元和运维分析单元,其中,
所述运维任务管理单元,用于下达配网设备运维任务;
所述任务下载单元,用于下载所述配网设备运维任务,并提取所述配网设备运维任务;
所述运维流程指导单元,用于指导配网设备运维人员执行所述配网设备运维任务,进行运维现场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6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