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护行人的智能气囊发动机罩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75518.2 | 申请日: | 202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7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韩勇;卢明;潘迪;吴贺;罗金镕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B60R21/36 |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6 | 代理人: | 许珠珍 |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行人 智能 气囊 发动机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保护行人的智能气囊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依次由支撑层、感知层、气囊层和保护层构成;所述气囊层包括顶部气囊(1)、中部气囊和后端气囊(3),所述顶部气囊(1)设于发动机罩前端,所述顶部气囊(1)顶部气囊(1)与被撞者触碰后可将被撞者推至发动机罩上,所述中部气囊包括中部前端气囊(21)和中部后端气囊(22),所述中部前端气囊(21)设于所述发动机罩前方,所述中部后端气囊(22)铺设于发动机罩上表面,所述中部后端气囊(22)表面设置有数条带状把手(23),所述后端气囊(3)数量为1个以上且可铺垫于A柱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行人的智能气囊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气囊呈近似三棱柱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行人的智能气囊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气囊(3)数量为2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行人的智能气囊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气囊(3)呈L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行人的智能气囊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气囊(1)呈三棱柱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护行人的智能气囊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气囊(1)一直角边与地面平行且斜边面朝向被撞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行人的智能气囊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前端气囊(21)呈三棱柱状。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保护行人的智能气囊发动机罩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汽车主动安全AEB装置检测到与行人碰撞不可避免时,提前引爆顶部气囊(1),顶部气囊(1)与被撞者触碰后将被撞者推至发动机罩上;
(b)顶部气囊(1)与行人接触后触发顶部气囊(1)的传感器,打开中部气囊,被撞者可抓取带状、缠绕带状把手(23);
(c)感知层感应到压力时,汽车停止减速保持直行,当感知层感应不到压力立即减速至停止,若AEB装置感应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制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保护行人的智能气囊发动机罩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行人碰撞不可避免指的是在AEB检测到被撞者并开始制动后,在被撞前0.1s时汽车时速未降至30Km/h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55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