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构件压合成型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5367.0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6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浩林 |
主分类号: | B28B7/24 | 分类号: | B28B7/24;B28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35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构件 成型 | ||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构件压合成型机,具体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尤其是用在建筑压合材料的自动化成型结构的设计改进方面。包括进料桶、挤压机构、控制模块、模具;所述进料桶,用于投放物料,与挤压机构的外壳通过螺丝联接;所述挤压机构,用于挤压物料,通过数据线联接控制模块,挤压机构内部空间与模具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控制模块,外接电源用于控制挤压机构工作;所述模具内部有多个长方体凹槽,用于装载填充物,使物料成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机械化压合作业,提升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构件压合成型机,具体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尤其是用在建筑压合材料的自动化成型结构的设计改进方面。
背景技术
传统的依靠人工和单纯的浇筑模具进行作业,需要对单个模具进行注浆、保养、脱模等作业后才能剥离出一件成品,且成品密度,孔隙大小不一,质量不稳定。
另一方面,作业人员需要对单件产品进行作业,大大浪费了劳动力,同一段时间内,经营者需要雇佣更多的劳力才能完成压合成型机的产量。
例如以往在生产涵管时,由于混凝土凝固时间短于一件产品的生产时间,此时就需要作业人员将模具一个一个单独排放好后,在一个模具内完成涂刷隔离层、注浆、压实作业后才能继续下一个产品的生产。这个过程中,人员对于物料比例的控制会出现偏差,而且压实物料的作业过程仅仅依靠人工压实,工具的不同、工具作业方式等等因素都会造成产品品质的偏差,这样质量不一、效率低下的生产方式急需改进。
压合材料构件一般是由颗粒或粉末状添加粘合剂等压合而成,由于压合材料经过了挤压,内部还有框架或网状结构,压合制品具有质量稳定密,度大,孔隙微小等特点,使得成品的各项基础性能明显优于一般的浇筑成型制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不足,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构件压合成型机。使用压合材料成型机及其生产用模具的方式,适用于管桩制品、板材、块砖、装配式构件等基础构件的生产,生产同一种产品时可以配以多个模具,这样便可以同时对一批产品进行注浆、保养、脱模作业。不仅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产品性能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构件压合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桶、挤压机构、控制模块、模具;所述进料桶,用于投放物料,与挤压机构的外壳通过螺丝联接;所述挤压机构,用于挤压物料,通过数据线联接控制模块,挤压机构内部空间与模具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控制模块,外接电源用于控制挤压机构工作;所述模具内部有多个长方体凹槽,用于装载填充物,使物料成型。
本发明中,所述挤压机构可以由电机201和绞龙结构构成,也可以由液压或气动部件配合挡板构成,用于压实填充物;所述挤压机构的外壳上有镂空,作为进料口与进料桶联接,使填充物能进入挤压机构内部。
本发明中,所述模具外壳与挤压机构的外壳联接,可采用的联接方式有销联接、链联接、螺纹联接,或者三种联接方式的任意组合,联接后两部分紧密贴合,物料不能进入联接处内部;所述模具可以是整体的模具,也可以是可组合形式构成的模具组合;所述模具的杨氏弹性模量大于等于140Gpa。
本发明中,所述控制模块,有用户操作界面,用户操作界面可以是触控显示模组,也可以是机械按键,或者二者的任意组合,用户操作界面至少设置了启停按键和挤压按键。
本发明中,绞龙送料进入模具可以设置专用的给料装置联接绞龙出口与模具内胆,或者在模具与绞龙之间留有空间,使绞龙内部空间与模具内部空间连通,且物料可以在压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全部模具内部空间,实现物料的投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机械化压合作业,提升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 是建筑构件压合成型机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浩林,未经张浩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5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加重电路、方法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多焦点超声波的生成装置及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