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跨界服务网络的服务路由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75089.9 | 申请日: | 202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7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欢;尹建伟;郑邦蓬;庞盛业;张毛林;郭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45/12 | 分类号: | H04L45/12;H04L45/121;H04L9/40;H04L4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白静兰;胡红娟 |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服务 网络 路由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跨界服务网络的服务路由方法:通信发起节点向周围节点广播建立路由路径消息,周围节点收到消息后以概率ρ继续向周围节点广播,直至到达通信目标节点,得到可建立路由路径;从中选取最终服务调用时间最短的可路由路径作为最优路由路径,并选择后续备选路径;通过最优路由路径开始通信,并临时性记录最优路由路径中每个中继节点的状态信息;服务交换机节点通信过程中循环检测路径延迟并附加检测信息,如发生网络波动或中继节点不可用,则采用负反馈的方式动态更新节点路由信息,自适应重建路由路径;重复上一步骤,直至通信结束,只保留通信完成时的最优路由路径,用于下一次的路由。该服务路由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路由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跨界服务集成与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跨界服务网络的服务路由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共享经济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通过Web服务开放实现数据赋能和流量变现逐渐成为多数公司的选择。这些开放的Web服务分布于整个网络,跨越了不同行业、组织、地域、价值链等边界,不同边界内部的服务相互独立,我们将这些服务称为跨界服务。
跨界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跨界服务的业务领域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而是向多个领域扩展,从而实现价值链的延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如CN11119108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跨界服务需求分析方法、系统和可读介质,本发明方法支持从价值、目标、流程、服务等多视角对跨界服务的需求进行建模,实现价值指导下的跨界服务设计,实现业务和价值对齐。该建模方法实现了从用户目标到服务的映射,能够指导开发者快速开发满足用户需求的跨界服务。
跨界服务在网络环境中表达形式多样,这使得跨界服务集成、查询、路由等服务再利用的实现成为了一个难题。如公开号为CN109286530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跨界服务网络运行与支撑架构,跨界服务网络定义为四元组(V,E,ρ,f,event)的无向图,其中,V是节点集合,E是无向图边集合,ρ是节点质量评估函数,f是服务与服务交换机节点、服务路由器节点的映射关系,event是事件,服务交换机节点负责将企业服务转化为统一服务风格后,开放到跨界服务网络中;服务路由器节点将服务交换机开放的服务同步到跨界服务网络中,对服务消费者的服务请求进行转发以加速服务消费,为服务标准化和服务组合提供支撑载体;服务超级节点负责服务路由器、服务交换机和消息队列的管理;跨界服务网络中,节点的通讯机制包括服务信息事件广播机制和服务调用路由机制。
但在跨界服务网络中,地域的分布性产生了天然的服务分布性,服务分散地存储在网络中。而这些不同地域的服务之间产生的复杂相互调用对整个服务网络带来了巨大的性能挑战。在跨区域通信过程中,中间节点的状态变化、网络状态变化都会影响到最终服务的效率,在大规模的服务调用场景下,如何快速高效地定位到目标服务所在节点的技术是跨界服务网络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高维异构、复杂动态、开放分布的跨界服务网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跨界服务网络的服务路由方法,其目的在于在海量的服务节点中高效地找到对应服务节点,对服务调用进行加速,从而使用户获得更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面向跨界服务网络的服务路由方法,包括步骤:
一种面向跨界服务网络的服务路由方法,所述服务路由方法包括步骤:
(1)服务交换机节点通信开始前,通信发起节点向周围节点广播建立路由路径消息,周围节点收到消息后以概率ρ继续向周围节点广播,直至到达通信目标节点,得到可建立路由路径;
(2)服务交换机节点存储可建立路由路径,从中选取最终服务调用时间最短的可建立路由路径作为最优路由路径,并根据数值大小选择可建立路由路径作为后续备选路径;
(3)通过最优路由路径开始通信,通信发起节点在通信过程中临时性记录最优路由路径中每个中继节点的状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50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