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红外对管智能密码锁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5017.4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2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浩林 |
主分类号: | E05B9/00 | 分类号: | E05B9/00;E05B15/00;E05B15/10;E05B47/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35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智能 密码锁 模组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红外对管智能密码锁模组,具体涉及密码锁的设计,尤其是利用红外对管模组进行密码输入的智能密码锁的设计改进方面。包括上盖板、红外对管模组、主控板、底盖、锁舌控制组件;上盖板用螺丝或卡扣或两种结构的组合联接底盖,上盖板与底盖间有空腔放置红外对管模组、主控板、锁舌控制组件;红外对管模组安装于上盖板侧壁,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可被对应接收管接收;底盖表面有凹槽与上盖板契合,在锁舌前端有镂空,形状与锁舌垂直截面相同;锁舌控制组件由锁舌和驱动机构组成,安装在底盖内部下表面;主控板在底盖内部,用数据线联接红外对管模组和锁舌控制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数字标识密码转换为状态密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红外对管智能密码锁模组,具体涉及密码锁的设计,尤其是利用红外对管模组进行密码输入的智能密码锁的设计改进方面。
背景技术
密码锁由于不需要业主带钥匙,避免了丢钥匙或者忘带钥匙的尴尬情况,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而今密码锁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大家也越来越感受到密码锁的方便。
但是市面上的密码锁对于普通人的使用很方便,对于盲人或视障人士却很不方便。相较于以往盲人看不到锁眼,这种看不到数字标识的智能密码锁给盲人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由于看不清密码标识数字,就无法输入密码,若是在按键上加上盲文,久而久之被摸过的数字就会容易被察觉,造成安全系数降低,密码易被破解。若是不加上盲文,就无法辨识数字标识。
如果能让普通人和盲人都能够输入密码,而不需要对具体数字进行辨识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所以降低对于数字的辨识要求,方便密码输入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其实密码的输入最终也会转化为二进制进行校验,无非是0或者1,所以将输入的数字变成状态输入,即可以免去对具体数字进行标识的难题,也可以实现密码保护。
发明内容
普通的按键密码锁并不具备实现状态输入的硬件功能和软件服务, 为解决以上不足,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红外对管智能密码锁模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红外对管智能密码锁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红外对管模组、主控板、底盖、锁舌控制组件;所述上盖板通过螺丝或卡扣两种结构的一种或两种结构的组合联接底盖,上盖板与底盖之间有空腔用于放置红外对管模组、主控板、锁舌控制组件;所述红外对管模组通过结构件安装于上盖板侧壁,接收管与发射管平行,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可被对应的接收管接收;
所述底盖上表面有凹槽形状与上盖板契合,在锁舌前端还有镂空,形状与锁舌垂直截面相同;
所述锁舌控制组件由锁舌和驱动机构组成,安装在底盖内部下表面;所述主控板位于底盖内部,通过数据线联接红外对管模组以及锁舌控制组件的驱动机构。
本发明中,所述底盖靠近锁舌的部位有镂空的滑槽结构或者安装了带有滑块的直线导轨,用于联接锁舌,使锁舌便于滑动。
本发明中,所述锁舌控制组件,其中的驱动机构可以是齿轮、滚珠丝杆、曲柄连杆机构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配合驱动电机构成。
本发明中,所述红外对管模组,红外对管数量超过5对,每对的发射接收不受其他红外对管的干扰。
本发明中,所述上盖板,在红外接收对管模组的光路上为镂空槽。
本发明中的上盖板镂空槽表面光滑且耐磨损,可以采取粘贴或固定不锈钢板或钢化玻璃的方式实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数字标识密码转换为状态密码,盲人和普通人均能使用。
附图说明
图1 是基于红外对管智能密码锁模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浩林,未经张浩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50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