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路漏电检测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3491.3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3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景福 |
主分类号: | H02H1/00 | 分类号: | H02H1/00;H02H3/32;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山东华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0 | 代理人: | 李艳 |
地址: | 262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路 漏电 检测 系统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路漏电检测系统,包括控制器和终端,控制器位于路灯电源箱内,终端位于灯杆内,控制器通过基站连接云服务器,云服务器连接管理平台,管理平台经过对海量路灯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做出城市管理决策。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了控制器‑多终端检测方案,实现了分路漏电检测,不仅能检测到线路发生了漏电,还能定位故障点,系统会指令终端直接切断故障路灯的供电,故障点切离线路后,由于故障段不再带电,不再有安全问题,其他线路仍然是对地隔离的,仍然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路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证路灯安全而采取的一种漏电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智慧路灯是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路灯照明线路,通常不只是给路灯供电,还有显示牌,广播,安防,监控,节日彩灯等等,经常都会接入路灯供电线路,这些装置的接入方,通常都不是路灯管理部门的,也不一定遵循路灯施工规范和安全要求,都会给系统安全带来问题。
目前的路灯供电系统,一般都是零线接地,这样的供电系统,一旦出现输出线路接地,线路就会至少有两个接地点,如果输出线路上的接地点是火线,两个接地点必然会通过大地形成回路,烧毁线路或者设备。即便是输出线路没有接地,裸露的线头触及灯杆等金属体,也会危及人身安全。特别是,目前路灯线路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在阴雨天发大水时,包扎不良的线头会直接浸泡在水中,如果断电,将会整条道路不亮,不断电就是安全问题,国内已有多起路灯漏电伤亡事故。每到阴雨天,都是路灯部门最担心的时候,这已经成为国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最初也是接到了路灯部门的委托开发。
目前的路灯电源内,经常会配备漏电保护器,这与零线接地的供电线路是配套的,线路也必须接地才能起作用。由于线路很长,对地有很大的分布电容,即便是线路没有接地,也会通过对地电容形成漏电流,所以漏电保护器为了防止误动作,判定电流都不敢定的太小,即便是家用漏电保护器,其动作电流也远大于人体摆脱电流。更确切地说,漏电保护器主要用于保护设备安全和线路安全,而非人体安全。
隔离通电系统,零线是不解地的,不存在第一次接地问题,如果线路或者人体出现接地,将永远是第一次接地,由于一点接地无法形成回路,所以没有对地电流,甚至人体触及带电体,都没有刺痛感觉,真正做到了安全。隔离线路先天安全,这是常识,但问题在于隔离线路接地后,已经不再隔离,还不被人所知,现有技术中已经用在线检测的办法对隔离线路的隔离状况实时监测,发现问题就会报警与保护。但现有技术中的安全检测,无法确定故障点,一旦保护,就只能全线停电,对于路灯供电系统来说,就是全线路灯熄灭,这是不能接受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分路漏电检测功能及其实现方法,采用了控制器-多终端检测方案,实现了分路漏电检测,不仅能检测到线路发生了漏电,还能定位故障点。控制器会指令问题终端直接切断故障路灯的供电,故障点切离线路后,由于故障段不再带电,不再有安全问题,其他线路仍然是对地隔离的,仍然安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路漏电检测系统,包括分路控制器(分控器)和若干终端,分控器位于路灯电源箱内,终端位于灯杆内。
进一步的,所述分控器用于发送漏电检测电压信号,分控器和终端都具备漏电流检测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分控器和终端通过电力线载波保持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分控器连接到隔离变压器的一个独立绕组,并连接有若干终端,一个终端连接有一个路灯。
进一步的,所述分控器包括信号源检测模块和电流取样模块,信号源检测模块连接来自隔离变压器的供电线路和电流取样模块,电流取样模块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包括终端电流取样模块,终端电流取样模块连接来自隔离变压器的供电线路和路灯控制开关,路灯控制开关连接路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景福,未经刘景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34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