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木门加工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3279.7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3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郑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庭堡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M3/18 | 分类号: | B27M3/18;B27M1/08;B24B9/18;B24B2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王宏 |
地址: | 405400 重庆市开州区临江镇***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木门 加工 生产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木门加工生产线,包括第一机架、贴皮装置、转运装置、切割装置、第二机架和打磨装置。本发明先将门表皮放置上贴皮框和下贴皮框中,然后将木门放入下贴皮框,通过第一/二电缸的运动从而使得门表皮与门板上表面贴合,也使得门表面与门板压紧,从而完成门表皮的贴合工作;通过在下贴皮框上设置多个顶出机构,便于将完成门表皮贴合的木门从下贴皮框中顶出,然后通过转运装置将木门移动到切割装置的脱模机构上,移动脱模机构将木门放入配合框中,启动切割机构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启动脱模机构,将木门从配合框中顶出,然后通移动装置移动到打磨装置;通过两个第一打磨机构和两个第二打磨机构,对木门的四边进行打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木门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木门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木门的加工需要将上下表皮涂覆于门框的上下表面上,然后通过切割锯齿,将多余的边框和表皮切除,之后利用封边机将门框的四个侧边进行封边处理,最后,进行涂漆处理,现有的木门加工过程,上述各个步骤都是独立,需要人工完成每一道工序的完成,两道工序之间都需要人工搬运,这样就需要大量的工人才能保证整个工序顺利不间断的完成。
现有的木工加工生产线存在需要大量人工进行搬运,使得木门的加工时间较长,效率较低等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组合式木门加工生产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木门加工生产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需要大量人工进行搬运,使得木门的加工时间较长,效率较低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组合式木门加工生产线,包括第一机架、贴皮装置、转运装置、切割装置、第二机架和打磨装置;
所述第一机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的左侧;所述第一机架上设置有贴皮装置、转运装置和切割装置;所述第二机架上设置有打磨装置;
所述第一机架包括底架、顶框和四个支撑杆;
所述底架的四角均连接有所述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顶框相连;
所述贴皮装置包括上贴皮机构和下贴皮机构;
所述上贴皮机构设置在所述顶框的左侧,所述下贴皮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架的左侧;所述上贴皮机构与所述下贴皮机构垂直方向对齐;
所述上贴皮机构包括第一电缸和上贴皮框;
所述第一电缸的第一缸体与所述顶框相连、第一伸出杆与所述上贴皮框相连;
所述下贴皮机构包括第二电缸、下贴皮框和四个顶出机构;
所述第二电缸的第二缸体与所述底架相连、第二伸出杆与所述下贴皮框相连;四个所述顶出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下贴皮框上;
所述转运装置包括两个可移动的托运机构;
两个所述托运机构对称分布在所述底架的前后两侧;
所述托运机构包括第一电动导轨、第三电缸和拖架;
所述第一电动导轨的底部与所述底架的顶部相连、顶部与所述第三电缸的第三缸体相连;所述第三电缸的第三伸出杆与所述托架相连;
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切割机构、配合框和脱模机构;
所述切割机构设置在所述顶框的右侧;所述配合框设置在所述底架的顶部的右侧,所述脱模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架中,所述切割机构、所述配合框和所述脱模机构从上到下垂直对齐;
所述切割机构包括第四电缸、切割框和切刀;所述第四电缸的第四缸体与所述顶框相连、第四伸出杆的下端与所述切割框(412)相连,所述切割框的下端与所述切刀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庭堡木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庭堡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32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