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流件、尘气分离机构和清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2903.1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1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解永军;谢荣誉;张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施敬勃 |
地址: | 2155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分离 机构 清洁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流件、尘气分离机构和清洁设备,导流件应用于清洁设备中的尘气分离机构,导流件包括多个导流锥叶,多个导流锥叶沿回流部的周向设置于回流部和集尘部之间,各导流锥叶均具有导流面,导流面沿导流件的轴向螺旋延伸,导流面包括轴向加速段和切向加速段,轴向加速段连接于切向加速段背离进气侧的一侧,任意相邻的两个导流面之间均形成导流空间,进气侧通过导流空间与清洁设备的进气口连通。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目前吸尘器等清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工作时间的持续增长,过滤结构容易被堵塞,导致吸尘器的吸尘性能下降,吸尘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流件、尘气分离机构和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清洁设备是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种极其重要的产品,且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动清洁设备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例如,电动吸尘器、自动扫地机和全自动擦地机等。以吸尘器为例,吸尘器借助电机产生吸力,借助过滤海帕等过滤结构件将气体中夹杂的灰尘和杂物与气体分离,持续产生吸力,实现吸尘的目的。但是,这种吸尘器在其工作过程中,随着工作时间的持续增长,阻塞在过滤结构处的灰尘和杂物的量会逐渐增多,显著增大对过滤结构的堵塞效果,进而能够自过滤结构处通过的气体的量也会逐渐减小,导致吸尘器等清洁设备的吸尘性能下降,吸尘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流件、尘气分离机构和清洁设备,以解决目前吸尘器等清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工作时间的持续增长,过滤结构容易被堵塞,导致吸尘器的吸尘性能下降,吸尘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导流件,应用于清洁设备中的尘气分离机构,所述尘气分离机构包括回流部和集尘部,所述回流部具有回流口,所述回流部具有进气侧和排气侧,所述排气侧配置为与所述清洁设备的排气口连通,所述排气侧通过所述回流口与所述进气侧连通,所述集尘部具有集尘腔,所述回流部设置于所述集尘腔之内,
所述导流件包括多个导流锥叶,多个所述导流锥叶沿所述回流部的周向设置于所述回流部和所述集尘部之间,各所述导流锥叶均具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沿所述导流件的轴向螺旋延伸,所述导流面包括轴向加速段和切向加速段,所述轴向加速段连接于所述切向加速段背离所述进气侧的一侧,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面之间均形成导流空间,所述进气侧通过所述导流空间与所述清洁设备的进气口连通。
第二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尘气分离机构,应用于清洁设备中,所述清洁设备包括抽吸部,所述尘气分离机构包括回流部、壳体、集尘部和上述导流件,所述回流部具有回流口,所述回流部具有进气侧和排气侧,所述排气侧通过所述回流口与所述进气侧连通,所述壳体具有进气口、容纳腔和抽吸口,所述抽吸口与所述抽吸部连通,所述集尘部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集尘部具有集尘腔,所述回流部和所述导流件均安装于所述集尘腔内,且所述导流件位于所述回流部和所述集尘部之间,所述排气侧与所述清洁设备的排气口连通,所述进气侧通过所述导流件的导流空间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第三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抽吸部和上述尘气分离机构,所述抽吸部具有排气口,所述抽吸部与所述回流部的排气侧连通。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导流件,该导流件可以应用在清洁设备中的尘气分离机构上,尘气分离机构包括回流部和集尘部,回流部具有回流口,回流部设有进气侧和排气侧,排气侧与清洁设备的排气口连通,且排气侧通过回流口与进气侧连通,集尘部具有集尘腔,回流部设置在集尘腔之内。导流件设置在回流部和集尘部之间,导流件的多个导流锥叶沿回流部的周向设置,各导流锥叶均具有导流面,相邻的两个导流面之间形成导流空间,回流部的进气侧通过导流空间与清洁设备的进气口连通,从而在清洁设备工作的过程中,使气体可以自清洁设备的进气口进入,经导流空间进入回流部的进气侧,且通过回流口流出至回流部的排气侧。其中,回流部的进气侧所在的一侧为导流空间的排气端,回流部的排气侧所在的一侧为导流空间的进气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29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耐磨煤矿机械及其喷涂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