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72476.7 | 申请日: | 2015-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8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宰硕;李大镇;郭东坤;林香叔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刘久亮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各个基板具有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液晶层,该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柱状间隔体,该柱状间隔体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所述显示区域和所述非显示区域中的每一个中;以及薄膜层叠层,该薄膜层叠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所述显示区域和所述非显示区域中的每一个中,其中,在所述显示区域中从所述第二基板到所述薄膜层叠层的一端的距离与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中从所述第二基板到所述薄膜层叠层的一端的距离相同。
本申请是原案申请号为201510891126.7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日:2015年12月7日,发明名称:液晶显示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维持液晶显示装置的单元间隙的柱状间隔体(spacer)。
背景技术
由于诸如良好的便携性和低工作电压的低功耗的优点,液晶显示(LCD)装置被广泛地用在笔记本计算机、监视器、宇宙飞船、飞机等的各种领域中。
LCD装置包括:下基板,其中薄膜晶体管形成在该下基板上;上基板,其中滤色器形成在该上基板上;以及液晶层,该液晶层形成在下基板与上基板之间。并且,用于维持下基板与上基板之间的单元间隙的柱状间隔体形成在下基板与上基板之间。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现有技术的LCD装置。
图1A是例示了现有技术的LCD装置的平面图。图1B是例示了现有技术的LCD装置的截面图,其中,图1B是沿着图1A的A-B线和C-D线的截面图。
如图1A所示,现有技术的LCD装置1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以及在显示区域周边制备的非显示区域。柱状间隔体30被设置在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中的每一个中。
如图1B所示,柱状间隔体30形成在下基板20与上基板10之间。更详细地,遮光层12形成在上基板10上的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中。柱状间隔体30被设置在遮光层12上。也就是说,在上基板10上的显示区域中具有柱状间隔体30的区域的截面结构与在上基板10上的非显示区域中具有柱状间隔体30的区域的截面结构相同。
然而,在下基板20的情况下,显示区域的截面结构与非显示区域的截面结构不同。也就是说,在显示区域的情况下,薄膜晶体管层22形成在下基板20上。此外,在非显示区域的情况下,薄膜晶体管层22未形成在下基板20上。
在具有柱状间隔体30的区域的情况下,下基板20上的显示区域的截面结构与下基板20上的非显示区域的截面结构不同。更详细地,在非显示区域中柱状间隔体30与下基板20之间的距离(D1)比在显示区域中柱状间隔体30与下基板20的薄膜晶体管层22之间的距离(D2)更长。
因此,非显示区域的单元间隙(D1)比显示区域的单元间隙(D2)更大,由此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个单元间隙不是均匀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致力于一种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二者中维持均匀的单元间隙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附加的优点和特征将在以下的描述中部分地阐述,并且部分地对于研究了以下部分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学习到。本发明的目标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所撰写的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24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