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布智能调节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72015.X | 申请日: | 202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1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倪军;朱思奇;陈光濠;张志勇;楼阳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脉时代智能制造(宁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B05D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调节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涂布智能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涂膜横向面密度非均匀调节、涂膜纵向面密度非均匀调节以及多工况自适应调节;
S1、面密度测量仪实时测量湿模横向涂层厚度,控制系统发出涂膜横向面密度非均匀调节指令;
S2、第一成像系统捕捉涂布特定位置的图像数据,面密度测量仪获取湿模面密度和干模的面密度数据,控制系统发出涂膜纵向面密度非均匀调节指令;
S3、运行过程中,工况参数发生改变时,控制系统发出多工况自适应调节指令;
S4、控制系统实时接收第一成像系统和第二成像系统的检测数据,诊断涂布缺陷,并进行修复;涂布缺陷的类型包括有的颤振、竖条纹、边缘收缩、边缘缺陷、彗星条纹以及气泡,涂布缺陷诊断和修复包括如下步骤:
S41、第一成像系统在特定位置对极片进行图像监控,当监测到极片存在某种缺陷时;成像系统将信号传递到控制系统中的缺陷诊断子系统;
S42、缺陷诊断子系统根据第一成像系统的反馈信号进行诊断,判断缺陷导致因素是内因导致还是外因导致;当缺陷是内因导致的,执行步骤S43;当缺陷是外因导致的,执行步骤S44;
S43、通过调节极片速度、浆料流量、模头与极片间隙,并结合第二成像系统来修复涂布缺陷;判定涂布是否处于稳定涂布窗口,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44、如果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43;
S44、调整涂辊张力、浆料粘度和浆料温度数据,控制系统获取面密度测量仪测得的涂覆面密度数据判断面密度是否满足要求,若符合要求,则涂布缺陷诊断和修复过程结束;若不满足,执行步骤S45;
S45、判定后工序步骤是否可修复,若可修复;执行步骤S46;若不可修复,执行步骤S47;
S46、人工通过控制系统调节后工序参数进行调节修复后,执行步骤S44;
S47、停机,人工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布智能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S1中包括如下步骤:
S11、通过面密度测量仪测出涂布后湿膜横向面密度数据,并将密度数据传输到控制系统;
S12、控制系统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发出相应指令,控制系统对比流量计测量数据V,判断进入模头浆料量M1与涂布浆料需求量M2是否匹配,再进行面密度控制调节;若不匹配,执行步骤S13;若匹配,执行步骤S14;
S13、控制系统发出指令,控制螺杆泵转速,进而控制进口流量,直至进入浆料流量与涂布浆料需求量匹配;
S14、控制系统通过第一调节系统中模头调节块调节位移,并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调节位移;S15、面密度测量仪对调节后的面密度数据测量并反馈给控制系统;
S16、控制系统判定面密度数据是否符合设定值;若符合,涂膜横向面密度非均匀调节过程结束;若不符合,执行步骤S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布智能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S2中包括如下步骤:
S21、控制系统分析面密度测量仪监测湿膜面密度数据、干膜面密度数据及第一成像系统捕捉画面数据,如在不同时间段面密度不一致,则判定为纵向不均匀;根据导致纵向不均匀的原因执行对应动作;若导致纵向不均匀的为内因时,执行步骤S22;若导致纵向不均匀的为外因时,执行步骤S23;
S22、若是随着时间浆料固含量发生变化、极片速度不稳定等导致纵向面密度不均匀,则通过调节极片速度、浆料流量、模头与极片间隙,并结合第二成像系统的数据来修复涂布缺陷;S23、需通过张力传感器调整涂辊张力、粘度传感器调节浆料粘度、温度传感器调节浆料温度来修复涂布缺陷;
S24、控制系统获取面密度测量仪测得的湿膜面密度数据判断面密度是否满足要求,如符合要求,执行步骤S25;若不符合要求,执行步骤S26;
S25、控制系统获取面密度测量仪测得的干膜面密度数据判断面密度是否满足要求;若符合要求,则涂膜纵向面密度非均匀调节过程结束;若不满足,执行步骤S27;
S26、停机,人工进行调节;
S27、通过流量公式Q=BV推算出此时浆料流量数据,从而调节螺杆泵12转速;其中,B 为模头唇口横截面积,V 浆料流速;执行步骤S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脉时代智能制造(宁德)有限公司,未经安脉时代智能制造(宁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20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