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卷筒存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1951.9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8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王钦泽;鄢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44 | 分类号: | 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澍 |
地址: | 212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卷筒 存放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卷筒存放装置,包括箱体、剪式升降机构和水平装夹机构,剪式升降机构包括手轮、双向螺杆传动机构、两根摇臂、垂直导轨、铰接螺栓螺母组和铰接座,双向螺杆传动机构上侧固定在型钢框架的后部上侧,双向螺杆传动机构一端伸出箱体后侧上端后与对应的手轮固定连接,两根摇臂上端分别与双向螺杆传动机构对应的移动端的下端铰接,两根摇臂下端通过铰接螺栓螺母组与铰接座上端铰接,铰接螺栓螺母组还与垂直导轨滑动连接;铰接座下侧固定在水平装夹机构的上侧中部,水平装夹机构两端钩挂住水平放置的电缆卷筒两端内。本发明操作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卷筒电缆的放缆速度和截取电缆长度的精确性,从而提高了电缆敷设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电缆释放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从电缆卷筒中释放电缆的装置,属于专用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各类机电设备产品如低速柴油机( 转速n≤300r/min)的装配过程中,需要敷设不同规格不同长度的电缆,因此,需要从对应规格的电缆卷筒上截取所需长度的电缆。电缆卷筒一般是垂直放置在卷筒支架上的,不能通过绕其轴心转动来释放电缆。因此在截取所需长度的电缆时,电工不得不在电缆拧劲的状态下进行量取,导致电缆量取不准,长了难以敷设平顺,短了则造成报废;并且存放电缆的支架由于占地面积过大,也严重影响了装配车间的空间利用率。所以需要一种将电缆卷筒轴与地面平行放置的存放装置,截取电缆时省事省力,提高取用电缆时的量取精度,减少电缆卷筒存放的占地面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的电缆卷筒存放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缆卷筒存放装置,包括箱体、剪式升降机构和水平装夹机构,所述箱体为前侧敞开其余五面封闭的钢结构六面体,包括型钢框架和固定在型钢框架各平面的上板、底板、两块侧板和后板,所述底板支撑在地面上;剪式升降机构和水平装夹机构一上一下地横置在箱体上部内,剪式升降机构上侧固定在型钢框架的后侧上部,包括手轮、双向螺杆传动机构、两根摇臂、垂直导轨、铰接螺栓螺母组和铰接座,所述双向螺杆传动机构上侧固定在型钢框架的后部上侧,双向螺杆传动机构一端伸出箱体后侧上端后与对应的手轮固定连接,两根摇臂上端分别与双向螺杆传动机构对应移动体的下端铰接,两根摇臂下端通过铰接螺栓螺母组与铰接座上端铰接,铰接螺栓螺母组还与垂直固定在后板中部的垂直导轨滑动连接;铰接座下侧固定在水平装夹机构的上侧中部,水平装夹机构的两端钩挂住水平放置的电缆卷筒两端。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装夹机构包括手轮、双向螺杆传动机构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包括用型钢焊成的三角框A和三角框B,所述三角框A和三角框B互相垂直,三角框A平行于后板,三角框B分别平行于相邻的侧板;三角框A的上横杆分别与双向螺杆传动机构对应的移动体固定连接,三角框B的下横杆端头分别与对应的横轴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横轴平行于上横杆,两个三角框B的横轴另一端端面相对,分别插入电缆卷筒对应的端面中。
进一步的,所述剪式升降机构的双向螺杆传动机构和水平装夹机构的双向螺杆传动机构的结构相同,分别包括一端为左旋螺杆另一端为右旋螺杆的双向螺杆、左旋螺母、右旋螺母、轴承组件、保护罩壳和盖板,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与双向螺杆对应的左旋螺杆和右旋螺杆分别旋合,双向螺杆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轴承组件固定在盖板两端下,保护罩壳包覆双向螺杆,固定在盖板下侧;剪式升降机构的双向螺杆传动机构的盖板固定在型钢框架的后上杆下,铰接座固定在水平装夹机构的双向螺杆传动机构的盖板上侧中部;双向螺杆一端端头分别伸出相邻的同一侧的侧板上端后与对应的手轮固定连接;剪式升降机构的左旋螺母下端和右旋螺母下端分别与对应的摇臂上端铰接。所述水平装夹机构的左旋螺母下端和右旋螺母下端分别与对应的三角框A的上横杆中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导轨的纵向中心开有纵向通槽,与两根摇臂下端铰接的铰接螺栓螺母组与铰接座上端铰接后还穿过纵向通槽与垂直固定在后板中部的垂直导轨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船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19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双导丝的介入鞘管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时钟弹簧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