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章鱼寄生虫的鉴定方法及鉴定制品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71769.3 | 申请日: | 202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1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东;任静;唐艳;戴了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6893 | 分类号: | C12Q1/6893;C12Q1/686;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曾庆国 |
| 地址: | 26600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章鱼 寄生虫 鉴定 方法 制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章鱼寄生虫的鉴定方法及鉴定制品,鉴定方法为形态学分析与DNA条形码分析相结合,方法中的关键步骤是现场将含有白点状寄生虫的组织取下,直接固定在用海水配制8%‑12%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一周左右,可转移到酒精中长期保存,故此寄生虫形态学测量不受运输条件制约。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章鱼寄生虫物种鉴定的DNA条形码,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2,并公开了能用于扩增上述条形码的引物及PCR扩增方法。通过DNA条形码鉴定,能够用于以章鱼寄生虫DNA为模板,快速准确鉴定章鱼寄生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寄生虫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章鱼寄生虫的鉴定方法及鉴定制品。
背景技术
头足类是一个古老而多样的类群,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欧洲和亚洲市场中的宝贵渔业资源。近年来,由于其生命周期短、产量与生物量比值高、蛋白质含量高、市场价值高等特点,引起了人们对头足类的重视,且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且因头足类动物的独特性,所以其一直作为神经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模式动物。随着头足类动物的商业价值和科学价值日益重要,也促使人们更多地了解那些可能对头足类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
球虫中的丛集球虫属是头足类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这类寄生虫是异主寄生的,其生命周期包括无性生殖阶段、配子生殖阶段和孢子生殖阶段。无性生殖阶段发生在在中间宿主甲壳类动物的肠道内,此感染阶段的裂殖子侵入甲壳类动物的肠组织,并在细胞内发育,直到甲壳类被头足类动物吃掉。头足类动物摄取了丛集球虫的无性生殖阶段后,丛集球虫在头足类体内继续发育,在头足类体内经历配子生殖阶段和孢子生殖阶段。丛集球虫在被研究的头足类宿主中高度流行并达到严重的感染水平,从而危及宿主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球虫病。因此尽早发现被感染的章鱼宿主并确定寄生虫种类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在章鱼丛集球虫寄生虫的鉴定、分类研究主要依托于形态学结合分子学方法。在章鱼寄生虫的鉴定过程中,因其卵囊体积大、分布密集等特点,可以通过肉眼识别,但鉴定其具体种类,仍然需要进一步比较,因此对此寄生虫的形态学测量和分子学鉴定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丛集球虫的鉴定依据包括成熟的孢子囊形状、大小,每个成熟孢子囊包含的子孢子数目以及子孢子的大小。但如今测量前处理五花八门,如何进行简单快速的鉴定依然存在较大的困难。目前使用的对新鲜寄生虫直接压片的方法,这就要求章鱼宿主必须保证活体,但在远距离运输过程中无法保证;而被寄生虫感染的组织固定后切片测量的方法耗时长、误差大,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作为最优选择。
因此,章鱼寄生虫鉴定工作迫切需要一种操作简单、通用性强、规范化的鉴定流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章鱼寄生虫的鉴定方法及鉴定制品,即一种简单快速、通用性强、规范化的章鱼寄生虫形态学鉴定方法,并提供了一种用于章鱼寄生虫物种鉴定的DNA条形码,可以准确的对章鱼寄生虫鉴定、分类;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非疾病诊断治疗目的的章鱼寄生虫的鉴定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1)对章鱼体表和胴体部解剖观察,在章鱼嗉囊、盲囊或其他组织发现白色圆点状寄生虫;
2)将含有白色圆点状寄生虫的章鱼组织取出并放入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放置后使组织完全固定;
3)用解剖针和手术刀将白色圆点分离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压片,
4)在显微镜中观察孢子囊和子孢子大小,测量并拍照,测量孢子囊和子孢子的大小来鉴定种类。
本发明还提供用于章鱼寄生虫的鉴定的DNA条形码,其中包含有:
用于检测短蛸寄生虫的DNA条形码,其序列信息如下(SEQ ID NO: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17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