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常驻区域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1525.5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6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闵相儒;王天阳;刘军;张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5 | 分类号: | G06F16/2455;G06F16/28;G06F16/29;G06F16/9537;G06F16/9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虞浩;刘芳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常驻 区域 定位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以及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常驻区域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定位数据;然后利用预设聚合模型,根据定位数据,确定用户的聚合位置,该聚合位置用于表示与所述用户在预设常驻时段内的真实常驻位置相对应的逻辑参考点;最后利用预设落点模型,根据聚合位置以及功能区数据,确定用户的常驻区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定位精度不够导致常驻区域对应的用户类型判定不够精准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精确定位用户在不同时段的不同常驻区域,对用户在不同时段所属的用户类型进行精确分类,以精准推送商品或服务信息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常驻区域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智能信息推送是目前互联网智能应用的一个热门的发展方向。而实现智能推送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需要准确的知悉用户的类型。而用户类型其实是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如用户处于家庭所在的小区,则用户类型可以定义为生鲜商品客户,而用户处于商场所处的区域,则用户类型可以定义为服装商品客户等。
可见用户不同时间的不同常驻区域可以对应不同的用户类型。而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移动通讯基站小区的定位来确定用户的常驻区域,例如使用华为SEQ(ServiceExperience Quality,服务和体验质量)平台和博瑞德用户位置信令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所得到的定位精度在300米左右。
但是现有技术300米的定位精度对于越来越高的精准多样的类型判定需求来说,存在定位精度不够导致常驻区域对应的用户类型判定不够精准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常驻区域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定位精度不够导致常驻区域对应的用户类型判定不够精准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常驻区域定位方法,包括:
获取定位数据,所述定位数据为用户在预设周期时间内的地理位置数据;
利用预设聚合模型,根据所述定位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聚合位置,所述聚合位置用于表示与所述用户在预设常驻时段内的真实常驻位置相对应的逻辑参考点;
利用预设落点模型,根据所述聚合位置以及功能区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常驻区域,所述常驻区域为与所述聚合位置对应的功能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功能区数据包括:功能区范围图像,所述利用预设落点模型,根据所述聚合位置以及功能区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常驻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聚合位置的经纬度坐标以及至少一个所述功能区范围图像进行落点判断,以确定落点结果;
若所述落点结果为所述经纬度坐标落入了所述功能区范围图像内,则将所述功能区范围图像对应的功能区确定为所述常驻区域;
若所述落点结果为所述经纬度坐标没落入任意一个所述功能区范围图像内,则根据最短距离模型以及所述经纬度坐标确定所述常驻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功能区范围图像为连续封闭图形,所述根据所述聚合位置的经纬度坐标以及至少一个所述功能区范围图像进行落点判断,以确定落点结果,包括:
若所述连续封闭图形的边界线与所述经纬度坐标对应的经线和/或纬线存在交点,则判断所述交点的坐标是否包括所述经纬度坐标;
若是,则所述落点结果为所述经纬度坐标落入了所述功能区范围图像内;
若否,则根据所述经线和/或纬线将所述交点进行分组,若每个所述分组的交点数目为奇数,则所述落点结果为所述经纬度坐标落入了所述功能区范围图像内。
可选的,所述利用预设聚合模型,根据所述定位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聚合位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15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