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接线座、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1174.8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9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魏标;姜桂宾;莫理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24 | 分类号: | H01R9/24;H01R13/405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黄国豪 |
地址: | 51908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接线 电机 控制 装置 驱动 总成 交通工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接线座、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电极接线座包括座体和至少两个电极连接片,座体设置有接线底壁和接线腔壁,接线底壁和接线腔壁围成接线腔,接线腔壁沿横向贯穿设置有接线孔,接线孔与接线腔连通,两个电极连接片穿过接线腔壁,电极连接片在接线腔内设置有内接部,电极连接片在接线腔外设置有外接部。通过接线底壁和接线腔壁围成接线腔,且两个电极连接片穿过接线腔壁,继而使得接线腔具备相对独立密闭的腔室,当电极接线座安装到电机控制装置的壳体内时,使得用于电连接的接线腔室与壳体的腔室相互隔离,从而在接线时避免外部环境干扰到位于壳体内电路器件,从而可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接线座、电机控制装置、驱动总成和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新能源交通工具因其不燃烧汽油或柴油产生动力,故具有环保、污染小等诸多特点,且在水能、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新能源发电大力推广应用下,诸多新能源交通工具在逐渐推广应用,如新能源电动轿车、新能源电动客车、新能源电动货车、新能源电动清洁车、新能源电动轨道交通工具、新能源电动飞行交通工具、新能源电动航运交通工具等。
新能源交通工具一般配备有电池、电机控制装置、电机和动力产生装置,电机控制装置内的功率管接收电池输出的直流电,并将直流电逆变转换成交流电向电机输出,继而电机输出旋转驱动力带动动力产生装置如车轮、浆叶等继而带动交通工具行进。
而随着交通工具对于驱动总成即电机和电机控制装置的集成化,其需要将驱动总成或电机控制装置的占用空间进一步优化和缩小,从而腾出更多空间供乘坐空间、电池空间等使用,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集成时,需要考虑电机与电机控制器之间接线结构、走线布局和结构布局,需要控制电机控制装置的厚度和驱动总成的径向尺寸,也要配合众多电路器件的合理布置,另外还需要提高器件的抗震性能从而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这样才能全面实现驱动总成高效集成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独立密闭的接线腔的电极接线座。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极接线座的电机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机控制装置的驱动总成。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驱动总成的交通工具。
为了实现本发明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接线座,包括座体和至少两个电极连接片,座体设置有接线底壁和接线腔壁,接线底壁和接线腔壁围成接线腔,接线腔壁沿横向贯穿设置有接线孔,接线孔与接线腔连通,两个电极连接片穿过接线腔壁,电极连接片在接线腔内设置有内接部,电极连接片在接线腔外设置有外接部。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接线底壁和接线腔壁围成接线腔,且两个电极连接片穿过接线腔壁,继而使得接线腔具备相对独立密闭的腔室,当电极接线座安装到电机控制装置的壳体内时,使得用于电连接的接线腔室与壳体的腔室相互隔离,从而在接线时避免外部环境干扰到位于壳体内电路器件,从而可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座体与电极连接片通过注塑成型连接。
由上可见,利用注塑成型工艺,从而保证电极连接片的电连接性的同时,使一体式的座体具备高隔离度。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接线腔在接线底壁相对一侧设置有操作开口,电极接线座在操作开口处设置有触发器。
由上可见,通过在操作开口处设置有触发器,使得在盖合相应的盖体后能够使触发器输出相应的使能信号,继而检测盖体的正确盖合,从而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电极接线座还包括滤波电路模块,滤波电路模块包括基板和电容,基板设置在接线底壁的外底壁上,电容设置在基板上,电容和电极连接片与基板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11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