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抗菌型转向盘的智能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70972.9 | 申请日: | 202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9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相艳;潘宇;潘燕鸣;高玲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梵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6 | 分类号: | G01M17/06;G01M17/007;B01J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抗菌 转向 智能 检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抗菌型转向盘的智能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包括箱体和检测安全系统,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测台,所述检测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装卸机构,装卸机构的上方设置有保护机构,保护机构中包括转向盘本体和卡接单元,本发明涉及转向盘技术领域。该基于抗菌型转向盘的智能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通过设置有保护机构,利用电机带动转轴的转动,转轴带动了搅拌杆和搅拌叶的转动,配合混合箱内部的化学药剂在中和箱进行混合,不仅可以实现对安全气囊的充气,而且通过搅拌使得药剂混合的更加均匀,从而能够满足快速充气的目的,在交通事故中能够极大的保障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抗菌型转向盘的智能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转向盘即方向盘,是汽车、工程机械、农用车辆等的操纵行驶方向的轮状装置;转向盘一般通过花键与转向轴相连,驾驶员通过控制转向盘,使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意图保持或者改变运动方向。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交通事故时,无论是由于转向盘的后移还是驾驶员前冲碰撞转向盘,都能使驾驶员受到伤害,因此,转向盘也是重要的保安部件。
根据专利名称为:转向盘的轴向及切向变形检测装置,专利公开号为:CN101900544A,其中架体中间部位的工作台板上设置有二只转向盘定位胎具,二只转向盘定位胎具的位置分别是轴向变形检测工位和切向变形检测工位,轴向变形检测工位的周边等角度设置有三只位移传感器和调节组件,轴向变形检测工位上方的架体上铰接气缸,气缸的下端具有力传感器,解决了解决现有转向盘的轴向及切向变形检测方法存在的操作复杂、检测手段落后,检测结果误差大的问题。
根据专利名称为:一种基于网络的智能方向盘控制系统,专利公开号为:CN104627240B,其中包括:方向盘;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当前状态下所述方向盘角度;扭矩传感器,用于检测当前状态下驾驶员施加给方向盘的力矩;后台网络,用于预存各级固定驾驶员模型和保存特定驾驶员模型,以备选择;方向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方向盘连接,使得该方向盘能够适应不同驾驶习惯,具有智能化特点,并且其驾驶员模型还能够后台网络进行管理和升级。
但是现有的转向盘智能检测还存在以下的问题,在对转向盘进行安全检测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没有固定紧,导致转向盘的脱离,对工作人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以及不清楚在遇到何种压力的撞击会造成保护机构的保护,同时在保护机构启动时,会因为药剂的混合不充分导致所需的保护气体不足以正常的支撑安全气囊的弹出保护,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抗菌型转向盘的智能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抗菌型转向盘的智能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转向盘智能检测未固定紧,不清楚所能保护的最低撞击压力,以及药剂的混合不充分导致所需的保护气体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抗菌型转向盘的智能检测系统,包括箱体和检测安全系统,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测台,所述检测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装卸机构,所述装卸机构的上方设置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中包括转向盘本体和卡接单元,所述转向盘本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和箱,所述中和箱和混合箱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保护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表面通过连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依次贯穿混合箱和中和箱并延伸至中和箱的内部,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其中中和箱的一侧有连通管与安全气囊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卡接单元中包括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所述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互相远离的一侧均与保护箱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保护板一侧的前后方均固定连接有卡柱,所述第二保护板一侧的前后方均开设卡槽,两个所述卡柱的外表面与卡槽的内表面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梵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梵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09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吻合器的缝合组件及吻合器
- 下一篇:群组消息通知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