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蚁群遗传联合获取介电常数方法、雷达检测方法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70864.1 | 申请日: | 202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1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钟燕辉;张蓓;王懿龙;李晓龙;赵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郑州安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G01S13/00;G01S7/41;G01V3/12;G01V3/38 |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李大为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遗传 联合 获取 介电常数 方法 雷达 检测 系统 | ||
1.一种蚁群遗传联合获取介电常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通过正演算法获取在介电常数初始值的状态下雷达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形成模拟信号;
获取雷达电磁波在目标物中的传播特性,形成实测信号;
基于所述模拟信号和所述实测信号,使用蚁群遗传联合处理获取目标物的内部结构的介电常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蚁群遗传联合获取介电常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蚁群遗传联合处理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实测信号,对所述模拟信号使用遗传算法处理计算适应度系数,获取若干组最优解;
根据最优解形成信息素初始分布,使用蚂蚁算法得到目标物的介电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蚁群遗传联合获取介电常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优解获取步骤具体包括:
将所述实测信号作为目标函数,基于所述模拟信号确定适应度函数;
随机生成一组模拟编码作为初始解,使用遗传算法进行递归迭代,得到一组最优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蚁群遗传联合获取介电常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递归迭代在达到迭代条件后输出最优解;所述迭代条件为:误差小于误差阈值或迭代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蚁群遗传联合获取介电常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最优解形成信息素初始分布,使用蚂蚁算法得到目标物的介电常数的具体步骤包括:
基于若干组最优解形成信息素初始分布,将N只蚂蚁置于Z个节点处;
在N只蚂蚁均遍历Z个节点后,最优蚂蚁圈进行信息素叠加,获取时间最短路径的最终解;
使用所述最终解通过所述适应度函数,得到目标物的介电常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蚁群遗传联合获取介电常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演算法中,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正演计算,模拟得到雷达电磁波在正演模型中的传播特性。
7.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蚁群遗传联合获取介电常数方法的雷达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获取介电常数方法得到目标物的结构的介电常数,进而获取目标物的结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雷达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数据通过将所述介电常数输入到正演模型中得到。
9.一种雷达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雷达检测器和主机,所述主机与所述雷达检测器连接,用于使用权利要求7-8任一所述的雷达检测方法对目标物内部结构检测。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软件,所述软件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蚁群遗传联合获取介电常数方法或者权利要求7-8任一所述的雷达检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郑州安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大学;郑州安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08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